[发明专利]一种高压滑阀型单向阀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24915.1 | 申请日: | 2020-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372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湛从昌;陈兵;邓江洪;叶文杰;陈新元;郭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F15B13/02 | 分类号: | F15B13/02;F16K31/363;F16K27/04;F16K3/314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张火春 |
地址: | 430081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压 滑阀 单向阀 | ||
本发明属于单向液压阀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压滑阀型单向阀。其技术方案是:所述高压滑阀型单向阀包括阀体(3)、阀芯(4)、弹簧(6)、左阀盖(1)和右阀盖(8);左阀盖(1)和右阀盖(8)通过螺栓(16)安装在阀体(3)对应的左端和右端,阀体(3)内装有阀芯(4)和弹簧(6),弹簧(6)的一端与右阀盖(8)相接触,弹簧(6)的另一端与阀芯(4)的右端相接触;阀芯(4)的右圆柱面装有第一组合密封圈(11),阀体(3)的内壁中部靠右处装有第二组合密封圈(13),阀芯(4)的左圆柱面装有第三组合密封圈(14);阀体(3)的左端面和右端面对应的装有左密封圈(2)和右密封圈(7)。本发明具有无液压与机械冲击、密封性好、稳定性好和寿命长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单向液压阀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压滑阀型单向阀。
背景技术
目前,在液压系统中采用单向阀较为普遍,其阀芯结构多为锥形或球面形,现有的单向阀阀芯与阀座接洽处多为线接触,容易出现阀芯错位,并且由于开闭频繁和振荡,在接洽处容易磨损,产生痕沟,影响密封性能,使单向阀工作不稳定,降低使用寿命。又由于液压系统处于高频振动时,此时单向阀也同样处于高频振动,使阀芯与阀座产生冲击,从而使液压系统增加振动和噪声,影响液压系统工作性能。而打开高压单向阀还要增加小型卸荷阀,使高压单向阀结构更加复杂。
从目前研究情况发现,许多学者利用fluent等软件对单向阀进行流体仿真,对结构进行了一定的改进,有效的解决了噪声大、易卡死、开启快速性差等缺点,然而其阀芯结构大多数仍然为球面形或者锥形。“一种液控单向阀(CN209725330)”公开了一种对结构进行改进的液控单向阀,改进了球面与通孔的接触性能,但密封性仍有待提高;“超高压液控单向阀(CN209469836U)”公开了一种在超高压情况下工作的单向阀,设置了一种可以被液体驱动的活塞,能够辅助球芯运动;“一种电磁铁控制的高压单向阀(CN209761891U)”公开了一种由电磁铁控制的单向阀,提高了单向阀的自动控制水平,并且具有不受回油背压影响、响应速度快和不需要控制油路的特点。但上述技术中,阀芯为球面或锥面结构,阀芯与阀座接洽处仍然为线接触,在机械冲击和液压冲击下易造成接触面的磨损,密封性变差,降低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克服上述缺陷,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实现无液压与机械冲击、密封性好、稳定性好和寿命长的高压滑阀型单向阀。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高压滑阀型单向阀包括阀体、阀芯、弹簧、左阀盖和右阀盖。左阀盖和右阀盖通过螺栓安装在阀体对应的左端和右端,阀体内装有阀芯和弹簧,弹簧的一端与右阀盖相接触,弹簧的另一端与阀芯的右端相接触;阀芯的右圆柱面装有第一组合密封圈,阀体的内壁中部靠右处装有第二组合密封圈,阀芯的左圆柱面装有第三组合密封圈;阀体的左端面和右端面对应的装有左密封圈和右密封圈。
阀体呈管状,在阀体中部靠右处开有第一油口,第一油口的右侧开有第二油口,第一油口的开口朝上,第二油口的开口朝下,第一油口的中心线和第二油口的中心线位于同一截面,第一油口中心线和第二油口中心线间的距离L1=23~40mm。在阀体的内壁开有第一沉割槽和第二沉割槽,第一沉割槽的槽宽中心线与第一油口中心线位于同一截面,第二沉割槽的槽宽中心线与第二油口中心线位于同一截面;在阀体的内壁开有第二密封槽,第二密封槽位于第一沉割槽和第二沉割槽的中间位置处,第二密封槽装有第二组合密封圈;第二沉割槽两个侧面为对称的环形斜面,环形斜面与内壁的夹角为40~45°。
在阀体的壳体沿轴线设有控制油通道,控制油通道的出油口与阀体的左腔相通,控制油通道的进油口与第二油口相通,控制油通道的出油口与阀体左端面间的距离L2=20~25mm;阀体的左端面和右端面对应的开有左密封槽和右密封槽,左密封槽和右密封槽对应地装有左密封圈和右密封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科技大学,未经武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249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话助理的实现方法、系统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于通行的感应式盲道地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