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大人流场所的消防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24864.2 | 申请日: | 2020-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849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张玉同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玉同 |
主分类号: | A62C31/00 | 分类号: | A62C31/00;A62C31/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6300 安徽省阜阳***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人流 场所 消防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大人流场所的消防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属于消防技术领域,一种用于大人流场所的消防装置,包括支撑柱,支撑柱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底座,支撑柱的外壁上开设有环形的转动槽,支撑柱的外壁上且位与转动槽内转动安装有转动环,转动环左右两侧的外壁上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杆,支撑杆远离转动环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装置箱,装置箱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推板,推板一侧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两个高压弹簧,装置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阻尼器。可以实现通过简单的操作后,可自动喷发灭火液,并持续喷发一定的时间,无需手持,也不一直靠近火源,可有效防止人员被烧伤,且无需通电即可使用,不会因火灾导致的断电而无法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消防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大人流场所的消防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消防就是消除隐患,预防灾患,即预防和解决人们在生活、工作、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人为与自然、偶然灾害的总称。消防工作包括防火监督管理、灭火和抢险救援以及火灾事故调查与火灾统计。
现有技术中,一些大人流场所通常会配备多个灭火器,当火灾发生、消防人员还没到达现场时,先通过灭火器对火情进行控制,但是灭火器的作用范围有限,通常需要人们手持并靠近火源使用,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容易导致使用者烧伤。因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大人流场所的消防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大人流场所的消防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它可以实现通过简单的操作后,可自动喷发灭火液,并持续喷发一定的时间,无需手持,也不一直靠近火源,可有效防止人员被烧伤,且无需通电即可使用,不会因火灾导致的断电而无法使用。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大人流场所的消防装置,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底座,所述支撑柱的外壁上开设有环形的转动槽,所述支撑柱的外壁上且位与转动槽内转动安装有转动环,所述转动环左右两侧的外壁上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远离转动环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装置箱,所述装置箱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推板,所述推板一侧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两个高压弹簧,所述高压弹簧之间设有固定连接在推板外壁上的拉杆,所述装置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阻尼器,所述推板远离高压弹簧一侧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推杆。
所述装置箱远离支撑杆一侧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卡杆,所述推板靠近固定筒一侧的外壁上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杆上下两侧的外壁上均固定连接有限制杆,所述限制杆的右侧设有固定安装在固定筒内壁上的限制块,所述限制块的内部开设有两个贯穿限制块的通槽,所述固定筒远离装置箱一侧的外壁上螺纹连接有筒盖。
所述装置箱远离拉杆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活塞筒,所述活塞筒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连接环,所述活塞筒的两侧均设有固定连接在连接环上的连接杆,所述活塞筒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活塞,所述活塞筒远离装置箱一侧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喷头,所述喷头与活塞筒的内部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底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万向轮,且万向轮上设置有刹车机构,使得消防装置便于移动至火源附近,并可通过万向轮上的刹车机构进行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高压弹簧远离推板的一端与装置箱的内壁固定连接,且高压弹簧处于压缩状态,使得高压弹簧回弹时,会向远离拉杆一侧的方向推动推板,且通过高压弹簧的弹力作为驱动,无需通电,因而不会受断电的影响。
进一步的,所述拉杆设置为T字型,且拉杆贯穿装置箱的外壁并与装置箱滑动连接,从而在火灾结束后,可通过拉动拉杆,使推板复位。
进一步的,所述阻尼器位于推板远离高压弹簧的一侧,且阻尼器的阻尼端与推板固定连接,通过阻尼器的设置,可减慢推板的移动速度,进而使灭火剂的喷发可持续一定的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玉同,未经张玉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248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