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绿色低碳立体复合型植物栽培器具的工艺流程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24575.2 | 申请日: | 2020-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495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王劲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劲松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金***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绿色 立体 复合型 植物 栽培 器具 工艺流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绿色低碳立体复合型植物栽培器具的工艺流程,其制作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功能泥浆布料制备、成型塑膜铺垫底浆、布网贴合堆芯成型、坯体开口封边固底、内腔栽培仓室制作、外植孔及配件安装等六大步聚。采用本发明工艺流程加工生产一种绿色低碳立体复合型植物栽培器具,其制作方法简单实用,生产原料易得,且低能耗无污染即绿色低碳环保规模化批量生产一种立体复合型植物栽培器具完全能得以实现。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绿色低碳立体复合型植物栽培器具的工艺流程,具体地说是涉及应用于植物栽培技术领域中的容器用具的复合型的立体的全绿色低碳的生产工艺流程。
二、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植物栽培容器用具是各自为体,其不同功能用途难以整合兼顾统一,其生产加工技术是采用传统手法陶制、塑模、粘结、拼嵌等工艺制作而成。其规模化生产材料投入成本高,绿色环保低碳工艺生产流程复杂,其产品形态模式化单一,功能化整装应用实施不理想。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绿色低碳立体复合型植物栽培器具的工艺流程,其加工制作方法简单实用,生产原料易得,低能耗无污染及绿色低碳环保规模化生产立体复合型具有抗老化多功能的植物裁培容器用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绿色低碳立体复合型植物栽培器具的工艺流程如下:
①制备复合泥浆布网制作:用功能性有机高分子纳米复合型水泥胶凝材料与水按体积比2~1∶1~2先后按适时所需复配成泥浆与若干大小无纺布料及玻纤网片进行充分浸裹制成中高低粘度泥浆布网料;
②成型塑膜铺垫上底浆:在水湿化工作台面上铺垫超玻纤网片既定宽幅的柔性薄塑膜,其三分之二面上涂布一层复配泥浆;
③泥浆布网贴合裹团成形:在塑膜面浆上覆盖一张泥浆布料,并放置玻纤网片及另一张泥浆布料,其上中心位置堆放好柔胀性塑膜团即芯模,芯模面上搁置平面模板,泥浆布网依次从里至外分别掀理收起层层包覆住芯模(塑膜团)及模具板,裹紧成团后翻转即封口面朝下置放于成型塑膜面上,再掀提起底塑膜裙边收紧覆盖住整个布网团,经拍压、抖提、揉弄置于成型模具中,待其自然固化;
④坯件开口封边底部防水:工件坯体脱去外型模具及外包塑膜,在设定的平立面及工件体表部随意用剪具刀刃剪割出既定大小的布网面形成观景开口并脱去内芯模团(板),再经水泥泥浆布与剪口封边上浆封固处理,最后用开口面下脚料与防水水泥浆料结合涂抹底部腔体防漏处理1-3遍即可;
⑤植物栽培内腔仓室制作:按设计要求在坯件内腔既定位置处依次大小随意用水泥泥浆布网料内裹塑膜料成团状,包口朝下紧贴内腔壁放置,经挤压塑型待固化后开口取出塑膜团形成栽培仓室,最后再经水泥泥浆整体涂饰1-3遍处理即可;
⑥外植孔及灯具附件设置:在与坯体工件内腔栽培仓室相对应的工件外壳体表,分别挖出随意大小的孔洞,其洞孔边经水泥泥浆封固处理形成外植孔,最后工件体腔内的照明、水泵等其他附属配套工件安装设置到位即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制作的一种立体复合型植物栽培器具可以实现产品呈现三维效果和天然纹理,其超轻质多层次多功能的效果得以实现。该工艺简单实用,零排放无污染,绿色低碳环保方式生产作业能得以实现。
四、具体实例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第一步,复配建筑胶水及纳米改性竹炭粉与325#普通硅酸盐水泥,一阶段先按灰水体积比1∶1.5制备出3000g中低粘度竹炭泥浆并充分浸裹两张10g/m21200mmX1200无纺布,二阶段再按灰水体积比1.5∶1制备5000g的中低粘度竹炭泥浆料与10张800mmX800mm无纺布及5张玻纤网片进行浸裹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劲松,未经王劲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245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