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流场诊断的水驱油藏渗流场非均质评价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23702.7 | 申请日: | 2020-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369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卞小强;魏志欢;王牧明;刘永兵;张勇;付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43/20 | 分类号: | E21B43/20;G06F17/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诊断 油藏 渗流 场非均质 评价 方法 | ||
本发明为一种基于流场诊断的水驱油藏渗流场非均质评价方法,通过建立目标油藏地质模型,并计算目标油藏地质模型的网格间流量交换量;根据网格间流量交换量计算渗流场传播时间分布,并进行数值示踪剂计算,依据数值示踪剂分布划分不同注入井波及区域及采出井控制区域;根据传播时间大小对不同区域内的网格节点进行排序,并绘出流动能力‑储集能力诊断图,评价不同区域内的流动非均质性,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渗流场评价方法较为定性化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种基于流场诊断的水驱油藏渗流场非均质评价方法,属于油田开发中后期油田注水方案调整领域。
背景技术
国内学者通过确定渗流场影响参数对渗流场进行评价,为渗流场调整决策提供支撑,然而其方法需要依靠专家经验进行评价,主观性较强,导致评价结果准确性较低。国外学者多通过流线模拟等方法预测并优化水驱油藏注水制度,但其方法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存在收敛性较差的缺陷。
对于渗流场而言,由于现有技术无法直接观测地下流体流动情况,因此研究者通过求解基于达西或非达西定律的物质守恒方程的方式模拟地下流体流动,进而表征地下渗流场渗流规律。而在油藏工程师通过对地质特征完成油藏建模,同时通过数值模拟进行历史拟合,进一步地使油藏模型更加贴近实际地质情况后,仍需要基于拟合完成的模型确定对渗流场的注水调整方法,以进一步提高波及效率及采收率。对于小型油藏而言,可通过经验性的方法调整井作业方式进而调整流场,然而考虑到大部分油藏具有复杂的地质条件及开采方式,油藏优化方案的确定将变得极为挑战性。目前学者对渗流场评价的方法主要有基于经验模型方法,流线模拟方法及主观评价方法,以明确油藏流场分布状况与优势流场与非优势流场的分布区域为目的对渗流场进行了评价,为水驱油藏优化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然而以上评价方法均使用单一的评价手段,而任意单一的评价手段很难完全准确地评价渗流场。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流场诊断的水驱油藏渗流场非均质评价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基于流场诊断的水驱油藏渗流场非均质评价方法,解决了现有渗流场评价方法存在准确性较低和评价方法较为定性化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方案是:
第一步:建立目标油藏地质模型,并计算目标油藏地质模型的网格间流量交换量;根据网格间流量交换量计算渗流场传播时间分布,并进行数值示踪剂计算,依据数值示踪剂划分不同注入井波及区域及采出井控制区域;根据传播时间大小对不同区域内的网格节点进行排序,并绘制出流动能力-储集能力诊断图,评价不同区域内的流动非均质性。
第二步:所述建立目标油藏地质模型,并计算目标油藏地质模型的网格间流量交换量包括以下步骤:收集目标油藏的历史生产数据,结合目标油藏的地质信息建立目标油藏地质模型;通过微调目标油藏地质模型以进行历史拟合,再计算目标油藏地质模型的网格间流量交换量。
第三步:所述根据网格间流量交换量计算渗流场传播时间分布,并进行数值示踪剂计算,依据数值示踪剂划分不同注入井波及区域及采出井控制区域包括以下步骤:根据目标油藏地质模型的网格间流量交换量计算渗流场传播时间分布;对不同注入井或采出井进行数值示踪剂计算,以将整体渗流场依据数值示踪剂分布划分为不同注入井波及区域及采出井控制区域,便于对整体渗流场进行可视化表征。
第四步:所述根据目标油藏地质模型的网格间流量交换量计算渗流场传播时间分布中,所述传播时间在网格节点中可通过求解线性稳定流动方程得到,所述线性稳定流动方程为:
式中φ——孔隙度,小数;
τf——前向传播时间,s;
τb——后向传播时间,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2370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