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电池系统及双电池切换、充电方法以及平板电脑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23262.5 | 申请日: | 2020-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350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魏波;杜红;付洪纲;刘佳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万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J7/34;G01R31/385;G01R31/396;G06F1/26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韩洋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系统 切换 充电 方法 以及 平板 电脑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电池系统及双电池切换、充电方法以及平板电脑,包括:充放电管理单元、逻辑控制单元、第一电池、第二电池、第一可控开关、第二可控开关、第三可控开关、第四可控开关。通过双电池的设计增加平板电脑的电池续航能力,更适应于用户的需求;并设计两路逻辑控制路径对双电池供电切换选择和电池电量信息读取进行分别控制,保证了系统实时获取两个电池电量的同时,不来回切换电池供电,保证了电池的寿命不受影响,也保证了电池给系统供电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供电电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电池系统及双电池切换、充电方法以及平板电脑。
背景技术
现在常用的户外平板电脑均采用不可拆卸的单电池供电方式,用户在使用这种户外平板电脑时,一般是在室内先对设备进行充电,再拿到户外进行使用,一般情况下,在平板电脑设备满电的情况下,可以实现6-7个小时的续航,一旦电池电量耗尽,设备就会停止工作。6-7个小时的续航能力基本可以满足普通用户一天的户外使用需求,但是对于需要长时间待在户外或者其他对电池电量要求比较高的用户来说,6-7个小时的续航能力是远远不够的,此时,如果用户在出门时没有携带便携式充电设备、户外难以找到可以充电的地点的情况下,就会存在电池电量耗尽,平板电脑停止工作的情况。并且即便在户外找到了充电的地方,相应充电的等待时间也限制了用户的行动区域、浪费用户的时间。用户还会希望设备能够一直持续不断的工作。因此,现有的单电池供电系统难以满足用户对电量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至少在于,针对如何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双电池系统及双电池切换、充电切换方法以及平板电脑,能够更好地满足用户对电量的需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各方面。
一种双电池系统,包括:充放电管理单元、逻辑控制单元、第一电池、第二电池、第一可控开关、第二可控开关、第三可控开关、第四可控开关;
其中,所述逻辑控制单元的输入端口与所述充放电管理单元的第一端口电连接;
所述充放电管理单元的第一端口通过第一可控开关与所述第一电池的电压端口电连接;所述充放电管理单元的第一端口还通过第二可控开关与所述第二电池的电压端口电连接;以使所述充放电管理单元的采样端口能够在所述第一可控开关或第二可控开关导通时获取所述第一电池或所述第二电池的电量信息;并且所述逻辑控制单元的第一使能端口与所述第一可控开关、第二可控开关同时连接;以在需要读取电量信息时,所述逻辑控制单元通过其第一使能端口切换输出高、低电平信号使能控制所述第一可控开关或第二可控开关导通;
所述充放电管理单元的第二端口通过第三可控开关与所述第一电池的电源端口电连接;并且所述充放电管理单元的第二端口还通过第四可控开关与所述第二电池的电源端口电连接;以使所述充放电管理单元的第二端口能够在所述第三可控开关或第四可控开关导通时连接到所述第一电池或第二电池,导通相应的充放电回路;并且所述逻辑控制单元的第二使能端口与所述第三可控开关、第四可控开关同时连接;以在需要进行充放电管理时,所述逻辑控制单元通过其第二使能端口切换输出高、低电平信号使能所述第三可控开关或第四可控开关导通;
所述充放电管理单元还包括用于连接外部充电电源的第三端口,以在所述外部充电电源接入时为所述第一电池或第二电池充电。
优选的,上述双电池系统中,还包括用于将所述第一电池、所述第二电池同时接入所述双电池系统的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呈凹字形,其中部端子的长度小于其两端端子的长度,以在所述第一电池或所述第二电池脱离所述双电池系统的过程中、延时所述充放电回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万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万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2326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存储装置
- 下一篇:半导体装置的形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