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电环境空气调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22803.2 | 申请日: | 2020-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370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郭金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哈船道一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00 | 分类号: | E21F1/00;F24H3/00;C01B13/02;F04D25/08;F04D25/16;F04D29/70 |
代理公司: | 无锡知更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68 | 代理人: | 张涛 |
地址: | 26660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境 空气调节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电环境空气调节装置,属于空气调节技术领域,包括手摇发电装置,还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隔板、循环组件和调节组件,所述隔板将箱体内的空间分割为第一存储腔和第二存储腔,所述循环组件置于第一存储腔内且箱体上设有与第一存储腔相连通的进风口,所述调节组件置于第二存储腔内且调节组件的一端穿过隔板延伸至第一存储腔内,所述箱体的侧壁设有与第二存储腔相连通的出风口。本发明当出现矿井坍塌矿井内潮湿时通过本发明内设置的蓄电池能够使加热管工作,加热管工作能够使第二存储腔内的空间内的空气进行加热,加热后的空气能够通过出风口向外输送形成空气的互换对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调节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无电环境空气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如今出现各种空气调节装置都需要有电环境,离开电力,所有设备都无法运转,尤其在密闭环境中,如果突然失去电力,设备不能运转的情况下,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将受到严重威胁,众所周知,人在密闭环境工作时,如潜水艇、地下矿井等封闭环境中,呼吸所排放出大量的CO2、NH3、SO2以及数百种含有机物的有毒有害废气,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将会影响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安全,如果在地下矿井出现坍塌并且没有电的情况下,地下矿井内的矿工生存的机会将极具缩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电环境空气调节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地下矿井出现坍塌并且没有电的情况下,矿工生存的机会将极具缩小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电环境空气调节装置,包括手摇发电装置,还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隔板、循环组件和调节组件,所述隔板将箱体内的空间分割为第一存储腔和第二存储腔,所述循环组件置于第一存储腔内且箱体上设有与第一存储腔相连通的进风口,所述调节组件置于第二存储腔内且调节组件的一端穿过隔板延伸至第一存储腔内,所述箱体的侧壁设有与第二存储腔相连通的出风口。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的旁侧设有两个轴承座和若干个太阳能板,若干个所述太阳能板下方设有承托板,所述承托板的一端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定位轴,所述定位轴的两端分别能够转动的安装于两个轴承座内,所述承托板的正下方设有与箱体铰接的托举块,所述箱体内设有蓄电池且蓄电池位于第二存储腔内,所述若干个太阳能板与蓄电池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存储腔内设有加热管和隔热板,所述隔热板与箱体固定连接且加热管能够拆卸的安装于隔热板上,所述加热管置于出风口的后端且加热管与蓄电池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存储腔内设有制氧件,所述制氧件位于隔热板旁侧且制氧件包括试剂管、存氧箱和导热棒,所述导热棒的一端穿过隔热板与加热管贴合,所述导热棒的外侧罩设有防护壳且防护壳上开设有供试剂管穿过的通孔,试剂管置于通孔的正上方且试剂管上设有环板,所述环板的底部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推送弹簧且推送弹簧的一端与防护壳抵触配合,试剂管的顶部设有按压板,安装板一端延伸至箱体内并与箱体滑动配合,所述试剂管上设有延伸至存氧箱内的第一管道,所述存氧箱设有第二管道且第二管道穿过隔板置于第一存储腔内,所述第二管道上设有控制阀。
进一步的,所述循环组件包括限制板和循环件,所述限制板呈r型且限制板与箱体固定连接,所述循环件包括手摇杆、第一涡轮、第二蜗轮、传动杆和若干个定位杆,若干个定位杆等间距设置且每个定位杆的顶部均设有扇叶,每个定位杆的中部均设有支撑板且每个定位杆的底部均套设有传动轮,第一涡轮固定连接于传动杆的顶部且传动杆能够转动的安装于隔板上,所述第二涡轮能够转动安装于箱体上且第二涡轮与第一涡轮啮合,手摇杆卡接于箱体的外侧壁且手摇杆的一端与第二涡轮插接配合,所述传动杆下段设有主动轮且主动轮上设有带动所有传动轮转动的皮带。
进一步的,所述手摇发电装置位于传动杆的底部并与传动杆传动配合,所述手摇发电装置与蓄电池电线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进风口设有过滤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哈船道一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哈船道一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228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