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智能配电网的自愈控制系统及其操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21804.5 | 申请日: | 2020-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066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邱海锋;翁利国;陈思浩;张阳辉;许金彤;冯兴隆;洪达;宋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中新电力工程建设有限公司自动化分公司;浙江中新电力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国网浙江杭州市萧山区供电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杭州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H02J1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融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66 | 代理人: | 沈相权 |
地址: | 311201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智能 配电网 自愈 控制系统 及其 操作方法 | ||
1.一种基于智能配电网的自愈控制系统,包括人机交互界面(1)、线路自愈系统(2)、配电网路(3)、线路检测系统(4)和故障报警单元(5),所述线路自愈系统(2)与配电网路(3)实现双向连接,所述线路检测系统(4)的输出端分别与线路自愈系统(2)、配电网路(3)和故障报警单元(5)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人机交互界面(1)的输出端与线路自愈系统(2)的输入端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自愈系统(2)包括线路预估与分析系统(6)、风险评估系统(7)和多线路转移系统(8),所述多线路转移系统(8)分别与线路预估与分析系统(6)、风险评估系统(7)和配电网路(3)实现双向连接,所述配电网路(3)包括正常电路(31)、故障电路(32)和备用电路(33);
所述线路检测系统(4)包括检测数据对比单元(41)、支路检测单元(42)、总线路检测单元(43)和备用线路定期检测单元(44),所述支路检测单元(42)、总线路检测单元(43)和备用线路定期检测单元(44)的输出端均与检测数据对比单元(41)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风险评估系统(7)包括风险显示模块(71)、运行预判单元(72)、电路模拟系统(73)、风险反馈模块(74)、故障线路统计模块(75)和数据录入模块(76),所述数据录入模块(76)的输出端与故障线路统计模块(75)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故障线路统计模块(75)的输出端与运行预判单元(72)的输入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配电网的自愈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行预判单元(72)的输出端与风险显示模块(71)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风险显示模块(71)的输出端与电路模拟系统(73)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路模拟系统(73)的输出端分别与运行预判单元(72)和风险反馈模块(74)的输入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配电网的自愈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预估与分析系统(6)包括转移量预估单元(61)、转移量峰值输出模块(62)、实际转移量对比单元(63)、对比信息反馈单元(64)、差值智能分析系统(65)和实际转移量峰值输入模块(66),所述转移量预估单元(61)的输出端与转移量峰值输出模块(62)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转移量峰值输出模块(62)和实际转移量峰值输入模块(66)的输出端均与实际转移量对比单元(63)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实际转移量对比单元(63)的输出端与对比信息反馈单元(64)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对比信息反馈单元(64)的输出端与差值智能分析系统(65)的输入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配电网的自愈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线路转移系统(8)包括转移比例调整系统(81)、线路预警单元(82)和线路电流波动监测单元(83),所述线路电流波动监测单元(83)的输出端与线路预警单元(82)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线路预警单元(82)的输出端与转移比例调整系统(81)的输入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配电网的自愈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比例调整系统(81)包括转移比例录入模块(84)、总电压分配调节组件(85)和支路电压分配调节组件(86),所述转移比例录入模块(84)的输出端与总电压分配调节组件(85)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总电压分配调节组件(85)的输出端分别与正常电路(31)和支路电压分配调节组件(86)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支路电压分配调节组件(86)的输出端与备用电路(33)的输入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配电网的自愈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故障报警单元(5)包括无线通讯模块(51)、北斗定位模块(52)、故障数据上传模块(53)和线路区域编号上传模块(54),所述线路区域编号上传模块(54)的输出端与故障数据上传模块(53)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故障数据上传模块(53)和北斗定位模块(52)的输出端均与无线通讯模块(51)的输入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中新电力工程建设有限公司自动化分公司;浙江中新电力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国网浙江杭州市萧山区供电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杭州供电公司,未经浙江中新电力工程建设有限公司自动化分公司;浙江中新电力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国网浙江杭州市萧山区供电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杭州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2180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气小车系统
- 下一篇:一种基于视觉的钢筋参数测量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