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驱油田技术合理井网密度速算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20316.2 | 申请日: | 2020-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754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田选华;胡罡;李鹏春;刘大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E21B43/20 | 分类号: | E21B43/20;G06F17/15 |
代理公司: | 茂名市穗海专利事务所 44106 | 代理人: | 高锡珍 |
地址: | 525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田 技术 合理 密度 速算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驱油田技术合理井网密度速算方法,该方法包括:收集目标水驱油田当前时刻的采油井井数、注水井井数、采油井产液指数、注水井吸水指数、注采比、地面体积含水率、原油体积系数、地层水体积系数、动用含油面积九个参数;计算目标水驱油田当前时刻的合理油水井数比;计算该目标水驱油田当前时刻的合理的采油井井数、注水井井数;计算该目标水驱油田当前时刻的技术合理井网密度。本发明简单易操作、易掌握,且更合理、实用、可靠,可为水驱油田的开发规划、综合调整及生产实时管理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驱油田高效开发及大幅度提高原油采收率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水驱油田技术合理井网密度速算方法。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合理井网密度研究一直是油田开发研究工作的重要课题。合理井网密度的确定是油田开发设计和井网调整中的重要依据,其大小直接影响着开发管理者的决策和油田最终采收率的高低、建设投资的多少及经济效益的好坏。目前,国内大部分油藏已进入水驱开发后期阶段,开发效果日渐变差,更加需要通过合理的井网加密调整来稳定油田产量,实现油田的高产稳产,以切实提高油田开发经济效益。因此,开展合理井网密度确定方法研究,进而选取一个合理的井网密度使油田既能提高原油的采收率又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对于实现高含水后期油田经济高效开发有着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然而,以往采用的算法均存在缺陷:(1)算法引用的原理或公式来源不明;(2)假设条件过多,或较理想,不符合实际情况;(3)影响因素考虑不全面、不合理;(4)在实际应用时,往往忽视算法本身的适用条件。针对以上问题,全面考察水驱油田油层压力的分布规律,在导出水驱油田合理油水井数比的基础上,建立了水驱油田技术合理井网密度的速算模型,发明了一种水驱油田技术合理井网密度速算方法,为水驱油田开发规划、综合调整及日常生产管理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与以往算法相比,该方法综合考虑了注采不平衡、油水密度差异、体积系数、注水井启动压力、采油井启动压力梯度等方面的影响因素,因而适用于任何开发阶段、任何水驱油藏类型、任何油层压力分布状况条件下的技术合理井网密度及相关参数的计算,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水驱油田技术合理井网密度速算方法,为水驱油田开发规划、综合调整及日常生产管理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实现水驱油田生产实时管理及水驱油田高效开发及大幅度提高原油采收率之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水驱油田技术合理井网密度速算方法,其步骤包括:
步骤1,收集目标水驱油田当前时刻的采油井井数、注水井井数、采油井产液指数、注水井吸水指数、注采比、地面体积含水率、原油体积系数、地层水体积系数、动用含油面积九个参数;
步骤2,计算目标水驱油田当前时刻的合理油水井数比;
步骤3,计算该目标水驱油田当前时刻的合理的采油井井数、注水井井数;
步骤4,计算该目标水驱油田当前时刻的技术合理井网密度。
在步骤2中,水驱油田合理油水井数比公式为:
(1)
式中:为合理油水井数比,小数;为注采比,小数; 为采液指数,m3/(d·MPa);为地面体积含水率,小数;、 分别为原油、水的体积系数,无因次;为吸水指数,m3/(d·MPa)。
在步骤3中,计算该目标水驱油田当前时刻的合理的采油井井数、注水井井数,应该包括如下情况:(1)目前的采油井井数等于目标水驱油田技术合理井网密度所需的采油井井数;(2)目前的注水井井数等于技术合理井网密度所需的注水井井数。
在步骤3情况(1)中,利用步骤2中得到的合理油水井数比计算当目前的采油井井数等于目标水驱油田技术合理井网密度所需的采油井井数时的注水井井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未经广东石油化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203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