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田用桥塞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18557.3 | 申请日: | 2020-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191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王成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庆市璞庆钻采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3/134 | 分类号: | E21B33/134 |
代理公司: | 黑龙江省百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3218 | 代理人: | 白海军 |
地址: | 163000 黑龙江省大庆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田 用桥塞 | ||
本发明涉及油气开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油田用桥塞,由可溶材料制成,包括中间管、密封塞和推环,所述中间管的外侧壁套设有密封塞,所述密封塞的上下端分别设有套设有多组上锚定套和下锚定套。该油田用桥塞,结构简单,结构材料均可溶,且多个上锚定套和下锚定套与井壁锚定,提高了锚定能力,且所受的轴线作用力越大,上锚定套和下锚定套与井壁的接触压力越大,锚定的越好,同时也能有效克服井壁变形、有杂物或卡定失效等现象,保证该桥塞的坐封效果,其次,通过活动封堵塞控制该桥塞何时开始溶解,在需要其坐封功能的时候,可有效保证其主体结构、功能完整有效,在需要溶解的时候,使其快速溶解,整体操作更容易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气开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油田用桥塞。
背景技术
桥塞分段压裂是非常规油气有效开发动用的重要手段,可溶压裂桥塞在压裂后自行溶解,无需磨铣,可大大降低施工风险和费用,可溶压裂桥塞本体由镁铝合金可溶材料制成,压裂后可与井筒液体反应,从而达到溶解的目的。
可溶解材料通常不耐温,不能满足高抗压强度的应用环境,同时可降解桥塞在设计时,为了减少溶解残留碎片,发挥可溶解的优势,会尽可能设计简单,去除常规桥塞不可钻的部分,通常为卡瓦和膨胀元件,会进一步减弱锚定能力和密封能力。
可溶桥塞可在含有电解质的水溶液中自行溶解,且温度、矿化度越高,溶解越快,而可溶压裂桥塞在压裂施工前包括储运、入井等过程中,要保持自身完整,本体尽量不与外界溶液反应而导致功能失效,其表面通常经过氧化处理并涂覆有高分子聚酯材料,一方面,在入井过程中,难以避免与井壁发生的碰撞和摩擦,使表面镀膜受损,本体提前溶解,另一方面,井上人员难以控制和观察其溶解,难以控制施工进度。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田用桥塞的技术方案,具有锚定稳定,溶解可控且速度快等优点,解决了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油田用桥塞,由可溶材料制成,包括中间管、密封塞和推环,所述中间管的外侧壁套设有密封塞,所述密封塞的上下端分别设有套设有上锚定套和下锚定套,所述上锚定套和下锚定套的截面均为楔形,所述下锚定套的下端设有下定位环,所述下定位环与中间管固定连接,所述上锚定套的上端设有上定位环,所述上锚定套通过定位套与中间管活动连接,所述定位套和中间管之间设有向下运动第一单向限位结构,所述上定位环的上端设有推环,所述中间管的内壁设有多组活动封堵塞,所述密封塞、推环和上锚定套的内外壁以及中间管的内壁均涂覆有防溶解涂层,所述活动封堵塞的下方设有球座。
优选的,所述上锚定套包括楔形套、内限位套和外限位套,所述楔形套的截面为楔形,所述内限位套和外限位套为圆柱形,且上方所述上锚定套的外限位套套入下一个上锚定套的内限位套中,所述内限位套和外限位套之间设有单向运动第二限位结构,所述下锚定套为上锚定套的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活动封堵塞对应于压紧后的两个上锚定套或下锚定套之间的间隙,两个所述上锚定套或下锚定套之间的间隙大于活动封堵塞使活动封堵塞可以在间隙中移动,所述活动封堵塞有可溶材料制成,且所述活动封堵塞仅面向中间管的一侧涂覆有防融涂层。
优选的,所述外限位套的内部设有空腔,所述外限位套空腔内装填有促溶颗粒。
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油田用桥塞,结构简单,结构材料均可溶,且多个上锚定套和下锚定套与井壁锚定,提高了锚定能力,且所受的轴线作用力越大,上锚定套和下锚定套与井壁的接触压力越大,锚定的越好,同时也能有效克服井壁变形、有杂物或卡定失效等现象,保证该桥塞的坐封效果。
2、该油田用桥塞,通过活动封堵塞控制该桥塞何时开始溶解,在需要其坐封功能的时候,可有效保证其主体结构、功能完整有效,在需要溶解的时候,使其快速溶解,整体操作更容易控制。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庆市璞庆钻采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大庆市璞庆钻采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1855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