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调控焦油氨水分离效果的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18367.1 | 申请日: | 2020-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359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钟继生;韩风国;张佳炜;赵亚军;何江;阎翠;赵爱军;孙玉喜;刘润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宣化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7/12 | 分类号: | B01D17/1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李桂琴 |
地址: | 0751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控 焦油 氨水 分离 效果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调控焦油氨水分离效果的装置及方法,属于焦化生产的焦油氨水分离设备技术领域。技术方案是:活动套筒(4)位于罐体(1)内,定位座(6)固定在罐体(1)的顶部,调节杆(2)通过定位销(7)竖直固定在定位座(6)上,调节杆(2)的下端与活动套筒(4)固定连接,罐体(1)的底部连接焦油入口管(9),所述焦油入口管(9)伸入到活动套筒(4)内,罐体(1)的侧面连接焦油出口管(10),罐体(1)的顶部连接放散筒(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上下调节活动套筒,来调节分离槽内焦油和氨水界面高度,使分离焦油不带氨水,分离氨水不带焦油,保证炼焦炉及煤气净化的安全稳定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调控焦油氨水分离效果的装置及方法,属于焦化生产的焦油氨水分离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焦化企业炼焦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焦油氨水进入焦油氨水分离槽,焦油与氨水根据比重差进行分离,焦油沉到分离槽锥形底部,氨水积集在分离槽上部,部分氨水经溢流连通管流入分离槽外室夹套层后送至焦炉集气管喷洒降低炼焦炉煤气温度,其余氨水经外室满流管满流至剩余氨水槽后送至煤气洗涤塔净化吸收煤气。焦油通过斜插入分离槽锥底的管道压入焦油中间槽后送至焦油加工工序进行深加工。分离槽内分界面上的焦油氨水混合液送至初冷器喷洒洗萘,保证煤气初冷效果。
传统的焦油氨水分离调控方法是采用手动截门调节焦油氨水分离槽内焦油氨水分离界面,通过截门开度调控很难保证焦油氨水分离效果,若分离界面过高,氨水带焦油,堵塞焦炉氨水喷头,影响炼焦煤气降温,不利于煤气净化生产;若分离界面过低,焦油含氨水超标,影响焦油深加工生产。这种使用传统截门的调控方法已经不适应焦化生产发展的需要,有必要采用新调控方法提高焦油氨水分离效果,使炼焦炉生产过程产生的焦油氨水得到完全分离,使分离焦油不带氨水达到质量指标要求,满足焦油深加工需求,分离氨水不带焦油,保证炼焦炉喷洒氨水达到煤气降温需求,保证焦化生产安全稳定顺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调控焦油氨水分离效果的装置及方法,能够使焦油氨水分离槽内的焦油和氨水得到很好分离,达到焦油氨水分离槽内引出的分离氨水不带焦油、分离焦油不带氨水,保证炼焦炉及煤气净化的安全稳定生产,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调控焦油氨水分离效果的装置,包含罐体、调节杆、手柄、活动套筒、定位孔、定位座、定位销、放散筒、焦油入口管、焦油出口管和溢流孔,活动套筒位于罐体内,活动套筒上设有溢流孔;定位座固定在罐体的顶部,调节杆通过定位销竖直固定在定位座上,调节杆的下端与活动套筒固定连接,调节杆的上端设有手柄,调节杆上设有多个与定位销相配合的定位孔;罐体的底部连接焦油入口管,所述焦油入口管伸入到活动套筒内,罐体的侧面连接焦油出口管,罐体的顶部连接放散筒,放散筒、焦油入口管和焦油出口管上均设有阀门。
所述罐体为圆柱形筒体,活动套筒位于罐体内部的中心线上。
所述活动套筒套在焦油入口管上,活动套筒与焦油入口管活动连接。
所述调节杆上多个与定位销相配合的定位孔上下布置。
一种调控焦油氨水分离效果的方法,采用上述所述的一种调控焦油氨水分离效果的装置,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①将焦油进口管连接在焦油氨水分离槽底部,焦油出口管连接在焦油储槽上;
②打开罐体顶部放散筒的阀门,排出罐体内腔气体;
③打开罐体底部焦油进口管的阀门,使焦油氨水分离槽底部的焦油自压进入活动套筒内腔,并通过活动套筒上的溢流孔进入罐体内;
④打开罐体侧面焦油出口管的阀门,使罐体内的焦油自流入焦油储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宣化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宣化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1836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