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股动脉血管穿刺后止血压迫裤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18331.3 | 申请日: | 2020-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346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钟海燕;范红先;范博睿;娄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大学总医院;钟海燕;范红先 |
主分类号: | A61B17/12 | 分类号: | A61B17/12;A41D13/12;A41D1/089 |
代理公司: | 南昌卓尔精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33 | 代理人: | 徐柳华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脉 血管 穿刺 止血 压迫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股动脉血管穿刺后止血压迫裤,属于医疗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弹性腹带、两个裤腿和两根功能带,弹性腹带和裤腿均是一种由“带状”结构首尾连接环绕而成的“圆筒”状组件;两个裤腿均设置在弹性腹带的下侧,两个裤腿的相邻侧相互缝合,两个裤腿和弹性腹带相邻侧的后部相互缝合。患者完成手术之后穿上该种股动脉血管穿刺后止血压迫裤,通过带有沙袋和高密度海绵的功能带沿着定位布带将患者大腿缠绕,其中沙袋和高密度海绵对准压迫开口处的穿刺口,将功能带固定后实现了无需双手控制即可对穿刺口进行压迫止血,避免造成手部疲劳发生脱落,提升了压迫止血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股动脉血管穿刺后止血压迫裤。
背景技术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微创血管介入技术因其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疗效确切、使人们也越来越愿意通过微创手术对一些原先不能手术、手术难度很大的疾病得到了简单有效的治疗,以及一些传统疾病进行精准快速的治疗。全身血管造影检查和介入手术需要通过对股动脉进行穿刺来实现。由于是对大动脉的血管进行穿刺,检查或手术完成拔出针头和鞘管后,局部需要压迫才能止血,因股动脉体表位置的特殊性,加上检查及术后患肢需要长时间的制动,导致患者遵医行为下降,最终止血失败引起一系列的并发症,严重者甚至出现生命危险。传统的止血方法是局部用沙袋压迫,但位置无法固定,用手辅助进行局部加压压迫止血,随意性较大,压力无法精准,更无法长时间的坚持,还有一些血管压迫装置,常常也因发生移位导致局部大出血或压迫时间太长无法科学调整压力引起局部血管、组织出现压力性损伤甚至坏死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手术效果,这些都令医务人员感到棘手和无助。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股动脉血管穿刺后止血压迫裤,患者完成手术之后穿上该种股动脉血管穿刺后止血压迫裤,通过带有沙袋和高密度海绵的功能带沿着定位布带将患者大腿缠绕,其中沙袋和高密度海绵对准压迫开口处的穿刺口,将功能带固定后实现了无需双手控制即可对穿刺口进行压迫止血,避免止血位置发生移位而导致局部大出血,同时避免了无法科学调整压力而引起局部血管、组织出现压力性损伤甚至坏死等并发症,提升了压迫止血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股动脉血管穿刺后止血压迫裤,包括弹性腹带、两个裤腿和两根功能带,所述弹性腹带和所述裤腿均是一种由“带状”结构首尾连接环绕而成的“圆筒”状组件;两个所述裤腿均设置在所述弹性腹带的下侧,两个所述裤腿的相邻侧相互缝合,两个所述裤腿和所述弹性腹带相邻侧的后部相互缝合,每个所述裤腿包括有多个定位布带和压迫开口,所述定位布带呈“C型”状,多个所述定位布带绕所述裤腿环状排布,且所述定位布带的两端缝合在所述裤腿的外壁,所述压迫开口开设在所述裤腿的前壁,且所述压迫开口位于所述定位布带的排列路径上;两根所述功能带呈“带状”,每根所述功能带穿过多个所述定位布带并缠绕在所述裤腿的外壁,所述功能带的内壁固定设有沙袋,所述沙袋远离所述功能带的一侧设置有高密度海绵。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腹带的首尾连接处设置有扣钩和定位口,所述扣钩竖直排布成一列设置在所述弹性腹带的一端,所述定位口竖直排布成三列设置在所述弹性腹带的另一端,所述扣钩和所述定位口的位置相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压迫开口的长宽均为六到八厘米,所述功能带与所述压迫开口的宽度相等,且所述压迫开口不设置所述定位布带。
进一步的,所述裤腿的首尾连接处、所述弹性腹带和所述裤腿的连接处、所述沙袋和所述高密度海绵的接触面均设置有魔术贴,所述功能带上开设有两排针孔,两排针孔之间绘制有数字刻度,所述功能带远离所述针孔的一端设置有针扣,且所述整段功能带中段部分材料设置为高弹力材料带。
进一步的,所述高密度海绵向远离所述沙袋的方向凸起。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腹带和所述裤腿的内壁均设置有含棉质的弹性布料。
进一步的,该种股动脉血管穿刺后止血压迫裤设置为开档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大学总医院;钟海燕;范红先,未经深圳大学总医院;钟海燕;范红先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183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