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注浆施工处理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0017899.3 申请日: 2020-01-08
公开(公告)号: CN111119940B 公开(公告)日: 2021-07-06
发明(设计)人: 王伟东;张绍宽;孙善辉;张昆;黄巍;顾学建;刘志权;李伟杰;张忠杰;管蕾;杨韦一;吴孔勇;赵洪彬;张燕影;曹晓飞;段赛;张志康;陈希;袁基林;高长伟 申请(专利权)人: 中铁隧道集团二处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E21D11/10 分类号: E21D11/10;E21D11/38;C04B28/26;C04B111/70
代理公司: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1 代理人: 李凤
地址: 065201 河北省廊*** 国省代码: 河北;1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施工 处理 方法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注浆施工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施工处理方法具体包括:

步骤一,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注浆参数;浆液扩散半径,深孔注浆为R=500mm;注浆压力,对深孔注浆的初压为0.3~0.75MPa,终压为1.0MPa,在终压状态下当每分钟进浆量小于3L或注浆压力在终压状态逐步升高可停止注浆;注浆浆液,利用双液浆作为注浆材料,浆液凝固时间在1~2分钟之内;

步骤二,采用现有结构作为止浆墙,进行止浆墙施工处理;

步骤三,注浆孔采用ZLJ-2500型钻机成孔,采用φ42中空钻杆,进行引孔施工;

步骤四,进行注浆施工;

所述步骤一中,双液浆包括:双液浆由水泥浆与水玻璃稀释液按照质量比为1:1配合而成;其中水泥浆水灰比为1.5:1;水玻璃稀释液每立方水玻璃用量332㎏,水用量997㎏;其中,水泥浆由水泥与水按照质量比1:1配合而成;

所述步骤一中,根据实际情况,注浆参数还包括:

当施工隧道地质为角砾岩或砂岩夹泥岩时,注浆参数径向注浆管在初支面1m×1m梅花形布设;浆液使用P·O 42.5水泥,水灰比控制在1:1;注浆压力最终选取1.5~2MPa,扩散半径为1.1~1.5m,浆液的凝固时间控制在10-15s;

当施工隧道地质为冲积层时,根据地层情况和井壁结构承载能力,注浆压力设计为受注点处水压的1.1~1.3倍;注浆材料以单液水泥浆为主,其水灰比为0.75:1~1:1,采用P·O 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水玻璃双液浆为辅,水玻璃浓度为38~40°Bé、模数2.8~3.2,双液浆配比的水泥浆:水玻璃的体积比为3:1;

当施工隧道地质为矽卡岩时,注浆压力由注浆泵压力与浆液的自重压力2部分组成;注浆压力控制原则:当浆液的自重压力小于静水压力2倍时,按静水压力的2倍值作注浆压力;当浆液的自重压力大于静水压力的2倍时,地表压力表的读数控制在0.5~1.0MPa;注浆孔孔径均为7mm,注浆段长度25~40m;

当施工隧道地质为围岩且裂隙发育完善时,水泥浆液:水玻璃的体积比为1:1,双浆液凝结时间为15s,根据现场试验情况调整浆液比例,注浆压力高于水压力0.3~0.5MPa;

当施工隧道地质为富水砂卵石地层时,水玻璃双液浆水灰比参数为1:1~0.8:1,水玻璃浓度为38~42°Bé,水玻璃掺合量8%~10%,注浆孔距1.6~2.0m;

当施工隧道地质为风化岩层时,水灰比为1:1~0.5:1,添加膨胀剂和减水剂,采用纯压式灌浆,灌浆压力为0.5~1.0MPa;

所述步骤四中,注浆施工结束后,注浆结束标准为:

(1)注浆孔达到设计孔深,注浆过程中压力逐渐上升,流量逐渐减少,当压力达到注浆终压时,可结束注浆;

(2)注浆孔达到设计孔深,注浆压力未能达到设计终压,注浆量已达到设计注浆量2.0倍,可结束注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浆施工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当施工隧道为地质角砾岩、砂岩夹泥岩或矽卡岩时,注浆按照先内圈后外圈孔灌注的顺序进行,先无水孔后有水孔,从拱顶开始逐步向下进行施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浆施工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当施工隧道为地质冲积层时,注浆按照先外圈再内圈的顺序进行同一圈由下而上进行间隔操作,当钻孔涌水量≥50L/min时,注入速度80~150L/min;当涌水量≤50L/min时,注入速度35~80L/min,从拱顶开始逐步向下进行施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浆施工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当施工隧道地质为围岩时,注浆顺序采用跳孔、由疏至密注浆顺序,先两侧后中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浆施工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隧道内施工后施做临时封堵,封堵形式同隧道永久封堵,封堵厚度不下于500mm,止浆墙上安装的注浆管应带上防护套帽,以避免注浆管被混凝土堵塞。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隧道集团二处有限公司,未经中铁隧道集团二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1789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