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PCIe接口的加密卡架构、加密卡及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15244.2 | 申请日: | 2020-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416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姜明刚;甘杰;付英春;成嵩;金锐;刘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77 | 分类号: | G06F21/77;G06F13/42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肖冰滨;王晓晓 |
地址: | 100192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pcie 接口 加密 架构 电子设备 | ||
本发明涉及芯片设计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基于PCIe接口的加密卡架构,包括:PCIe接口模块,包括第一PCIe接口单元和第二PCIe接口单元,第一PCIe接口单元用于输入待加密/解密的数据或输出加密/解密后的数据;加解密模块,包括至少一个用于加密/解密数据的密码芯片,所述密码芯片集成安装于第二PCIe接口单元,所述待加密/解密的数据或加密/解密后的数据经所述第二PCIe接口单元传送;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密码芯片对所述待加密/解密的数据进行加密/解密运算。本发明的加密卡架构按照最大密码芯片数量进行原型研发,通过调整密码芯片的数量即可快速调整加密卡的算力,快速响应不同应用场景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芯片设计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PCIe接口的加密卡架构、一种加密卡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控制智能化程度的提升,需要采集、传输和处理的数据量呈现爆发式增长,亟需大带宽的通信技术和高速数据处理技术。与此同时,数据的安全控制对系统的智能化提升越来越重要,当前保障数据安全的最有效措施是对关键数据进行加解密处理。硬件加密方式具有安全等级高、运算快、批量应用成本低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工控领域的安全防护。硬件加密的安全性需要基于密码算法、硬件防护等多个技术措施。加密卡和密码芯片是密码算法的主要硬件实现形式,具有安全等级高、运行速度快,规模化应用成本低的优点。高速密码设备是指加解密速度达到Gpbs量级的加密卡和密码芯片,主要应用于加密机、服务器、视频监控等数据流量大的应用场景。现有的Gpbs量级的加密卡和密码芯片多为单一密码算法,通常采用USB、SPI等低速通信接口,数据加解密运算量有限且多为固定值,可兼容的应用场景较少;而且产品系列化过程中研发周期长(研发周期长的主要原因是从产品规格参数到产品定型的时间比较长),无法快速响应多变的应用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PCIe接口的加密卡架构及加密卡,以解决上述的加密卡兼容的应用场景少、无法快速响应多变的应用需求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基于PCIe接口的加密卡架构,包括:
PCIe接口模块,包括第一PCIe接口单元和第二PCIe接口单元,所述第一PCIe接口单元用于输入待加密/解密的数据或输出加密/解密后的数据;
加解密模块,包括至少一个用于加密/解密数据的密码芯片,所述密码芯片集成安装于所述第二PCIe接口单元,所述待加密/解密的数据或加密/解密后的数据经所述第二PCIe接口单元传送;
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密码芯片对所述待加密/解密的数据进行加密/解密运算,并控制所述第一PCIe接口单元将加密/解密后的数据输出。
进一步地,还包括:
存储模块,包括第一存储单元和第二存储单元,所述第一存储单元用于存储加密卡的程序指令,所述第二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所述待加密/解密的数据和加密/解密后的数据;
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控制所述待加密/解密的数据从所述第二存储单元经所述第二PCIe接口单元传送至所述密码芯片;以及控制加密/解密后的数据经所述第二PCIe接口单元返回所述第二存储单元。
进一步地,还包括:
时钟模块,用于产生时钟信号,并将所述时钟信号等效传输至每一密码芯片;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控制所述时钟模块产生所述时钟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时钟模块包括:
时钟源,用于产生频率和相位稳定的时钟信号;
分频电路,用于接收所述控制模块的控制信号,根据所述控制信号调制所述时钟信号的频率和相位;
时钟路径,用于将所述时钟信号等效传输至每一密码芯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1524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