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15123.8 | 申请日: | 2020-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440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9 |
发明(设计)人: | 党万太;徐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8884 | 分类号: | A61K36/8884;A61P29/00;A61P19/02 |
代理公司: | 成都高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2 | 代理人: | 李高峡;张娟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治疗 类风湿 关节炎 药物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药物组合物,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独活10‑40份、细辛8‑12份、制川乌1‑3份、制草乌1‑3份、乳香6‑20份、没药6‑20份、川芎3‑19份、胆南星1‑12份、白芷5‑25份、威灵仙12‑30份、雷公藤10‑30份、鸡血藤12‑35份、白芍9‑25份、青风藤10‑45份、制马钱子0.1‑0.3份、木香10‑35份、苏木10‑25份、牛膝12‑30份、红花5‑15份、伸筋草10‑35份。本发明提供了所述药物的制备方法和用途。本发明组合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显著,临床应用前景优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是一种侵蚀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表现,具有高发病率、高致畸率等特点。类风湿关节炎目前病因还不明确,在人各个关节及周围组织都可能发生慢性病变,病变部位表现为对称性、多个性且持续反复性发作,炎症累及关节常常红、肿、痛、关节功能下降甚至畸形,发展到后期可能累及心脏、肺及神经系统等。西药治疗目前主要是非甾体抗炎药、抗风湿药、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和植物药以及生物制剂,虽具有一定疗效,但长期服用具有一定的不良反应。
RA在中医中属“痹证”“尫痹”范畴,关于其病机,古代医家大多认为正气不足、外邪犯内为本病发病的主要因素。正如《素问·痹论》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张景岳云:“然则诸痹者皆在阴风,亦总由真阴衰弱,精血亏损,故三气得以乘之。”正气不足,则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发为痹病。
随着社会以及科技的发展,现代中医医家对RA的病因病机有了新的和更深层次的认识。有医家提出从脾论治RA,认为本病发病的关键为“脾虚湿盛,痰浊瘀血”;有人认为寒、湿为RA基本病理因素,脏腑方面认为与脾”最为密切,提出其关键病机为“寒湿困脾”;有人提出从肾论治RA的观点,认为肾虚为本,痹痛为标是痹证的根本。有人认为肝脏气血失调在RA发病中扮演重要角色,肝失藏血则筋脉失于濡养,发为筋痹;肝失疏泄,气机阻滞,脾胃失于运化,木不达则土不运,土不运则水湿内生,发为着痹。也有人提出提出了“伏毒”致病,认为伏毒既为病理因素,也为致病因素,具有凶猛、难愈、反复等特点,正气亏虚,风寒湿热等邪毒诱发伏毒外发,发为痹病,这与现代医学提出RA是由自身免疫功能紊乱、感染激发免疫反应发病的观点较为相似。综上所述,RA病机总属本虚标实,本虚即为正气亏虚,与“肝、脾、胃、肾”等脏腑功能失调相关,标实则为风、寒、湿、热等外邪及内部伏毒等(刘佳佳,汪元,陈磊,潘惠,梁红.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进展[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8,19,(3),65-68)。
中医药治疗RA历史悠久,疗效好,安全性高,具有优势。目前中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主要采用中医内治法,比如采用分型、分型分期、经方、经验方论治等方法,这些方法主要是用汤剂通过内服来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内服的方法一般起效慢,疗程长,且病人顺应性不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医学院,未经成都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151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