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屏幕组件及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14933.1 | 申请日: | 2020-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999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1 |
发明(设计)人: | 严斌;薛康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10K59/123 | 分类号: | H10K59/123;G06F3/041;H10K59/122;H10K59/121;H10K59/131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黄溪;臧建明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屏幕 组件 电子设备 | ||
本申请提供一种屏幕组件及电子设备。本申请的屏幕组件包括OLED显示面板,OLED显示面板具有显示区域和非显示区域,非显示区域位于OLED显示面板的周向边缘轮廓的内部,非显示区域中的至少部分区域围设在显示区域的周向外侧,非显示区域中具有可供光学器件透光的透光区域。本申请能够实现较高的屏占比。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屏幕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屏幕组件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手机等电子设备的屏占比不断提高,全面屏成为了目前的主要发展趋势之一。
目前,手机中前置摄像头等光学器件会位于手机的屏幕正面,并占据较大的正面面积,制约了屏占比的提高。因此,手机的屏幕通常会采用异形屏设计,这样屏幕边缘在对应摄像头的部位可以围成凹槽等避让区域,以避免遮挡摄像头。此时,摄像头的周侧被屏幕所围设或环绕,屏幕可以占据手机正面除摄像头外的其它区域,具有较高的屏占比。
然而,手机的屏幕边缘会设置走线以及封装结构等不透明的结构,这些不透明的结构在围成凹槽等避让区域时,会形成面积较大的非显示区域,影响手机的屏占比。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屏幕组件及电子设备,具有较高的屏占比。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屏幕组件,包括OLED显示面板,OLED显示面板具有显示区域和非显示区域,非显示区域位于OLED显示面板的周向边缘轮廓的内部,非显示区域中的至少部分区域围设在显示区域的周向外侧,非显示区域中具有可供光学器件透光的透光区域。这样透光区域被包含在OLED显示面板的边缘轮廓的内部,因此透光区域和OLED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之间不再设置有封装结构或者是电路走线等结构,透光区域和显示区域之间会具有较小的间隔。相应的,透光区域所在的非显示区域也会具有较小的面积,使得OLED显示面板具有较高的屏占比。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非显示区域中具有围设在显示区域的周向外侧的边框区域,以及与边框区域连通的预设区域,显示区域围设在预设区域的部分边缘的外侧,至少部分透光区域位于预设区域内。这样透光区域所在的预设区域和非显示区域的其它部分连通,在利用掩模板形成透光区域时,掩模板的用于形成透光区域的图形能够和掩模板的其它部分连通,利用常规支撑手段即可实现,透光区域的形成较为方便。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预设区域凸向显示区域。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预设区域凸向背离显示区域的一侧。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屏幕组件的屏幕盖板内表面涂覆有不透光层,预设区域位于不透光层的覆盖范围之外。这样在预设区域内部没有设置易于反光的结构,因此不需要专门进行遮盖,位于屏幕盖板上的不透光层,只需要覆盖位于OLED显示面板周圈位置的非显示区域,不透光层的形状较为规则,便于设置。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OLED显示面板至少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封装层、OLED发光器件层和基板层;封装层和基板层均为可透光元件,OLED发光器件层中的局部区域可允许光线通过,以形成透光区域。这样可以在构造OLED发光器件层的制程中形成透光区域,和利用激光等手段在OLED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内部打孔构成透光区域的方式相比,在OLED发光器件的制程中设置透光区域,只需要对掩模板的图形进行调整即可,而不需要用到复杂的激光设备,工序较为简单,成本较低。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OLED发光器件层包括沿OLED显示面板厚度方向依次层叠设置的多个功能层;其中,OLED发光器件层的可允许光线通过的区域中仅设置有多个功能层中的透明层。利用透明层来形成透光区域,OLED发光器件层的整体结构并未产生较大的改变,透光区域对OLED显示面板的结构影响较小。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OLED发光器件层的可允许光线通过的区域为净空区域。这样通过设置净空区域的方式来进行透光,透光区域具有较好的透光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149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