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水循环的虹吸增氧潮汐晾根的立体种植架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13086.7 | 申请日: | 2020-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346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景培书;余登炯;林亚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31/06 | 分类号: | A01G31/06 |
代理公司: | 上海麦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7 | 代理人: | 董红曼 |
地址: | 20024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水循环 虹吸 潮汐 立体 种植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水循环的虹吸增氧潮汐晾根的立体种植架,包括种植盆、弯头、种植管道、出水虹吸三通、增氧装置、循环水泵和种植管道放置架。本发明充分利用空间,有效节省占地面积和水资源;种植操作便捷,节省人力。本发明设置出水虹吸三通,实现种植管内的液位能潮汐似的升降,使植物根系可周期性地出现在在水中与空气中,避免植物烂根,而且只需利用一个水泵即可实现该发明应具有的功能,大大降低了电能消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水循环的虹吸增氧潮汐晾根的立体种植架。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常用于无土栽培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四种方式:袋式、吊槽式、三层槽式和立柱式,这四种方式存在的共同点,均是间接地或直接地将营养液喷洒到植物的根系,或者是将植物的根系长期的泡在营养液体中,虽然上述种植方式均能够在短时间内用于培植植物,但仍存在以下不足:如,采用喷洒营养液体种植植物的方式,虽然能够种植植物,但是营养液体中的杂质容易堵塞喷洒的管道,尤其容易堵塞喷头,维护比较麻烦,且营养液体蒸发速度过快,营养液体不能完全被吸收,造成了营养液体的浪费。又如,采用管道循环营养液体流动的种植方式,虽然能够充分吸收利用营养液体,但是植物的根系却一直泡在营养液体中,易造成种植的植物的根系缺氧坏死。可见当前市场上的无土栽培方式均存在浪费营养液体和植物根系缺氧易坏死等问题,需要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创新提出一种全新的基于水循环的虹吸增氧潮汐晾根的立体种植架及种植方法,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水循环的虹吸增氧潮汐晾根的立体种植架,包括种植盆、弯头、种植管道、出水虹吸三通、增氧装置、循环水泵和种植管道放置架。所述种植管道上设置多个种植盆通孔,所述种植盆设置在种植盆通孔中。
所述弯头、所述出水虹吸三通分别设置在所述种植管道的两端;所述出水虹吸三通内设有隔板、垂直设置在所述隔板上的虹吸管、以及堵帽。
所述增氧装置的上端与所述种植管道的出水虹吸三通连通,下端与下一层所述种植管道的弯头连通;所述增氧装置内设置有增氧管。所述增氧装置将上层所述种植管道和下层所述种植管道连通。
所述种植管道放置架,用于放置所述种植管。多根所述种植管道可以分层、分列放置在所述种植管道放置架。所述种植管道放置架可以采用一个或两个,也可以多个。
所述循环水泵将放置于最下层的所述种植管道中流出的营养液体抽送至放置于最上层的所述种植管道的所述弯头中
所述循环水泵将营养液体抽送到最上方的所述种植管道的所述弯头中,营养液体经所述弯头流入至所述种植管道,流经所述出水虹吸三通、增氧装置,流入至下一层的所述种植管道中,再经所述出水虹吸三通、所述增氧装置,流入至下一层的所述种植管道中,直至经最下层的所述种植管道之后流出,由所述循环水泵将该营养液体再抽送到最上方所述种植管道的弯头中,形成循环流动。
所述种植盆放置孔的圆心位于所述种植管道的最高点所处的轴线上;所述种植盆放置孔等间距设置在所述种植管道上,也可以不等间距设置,根据所种植的植物的生长特性进行设置间距。
所述种植盆悬挂放置在所述种植盆放置孔内,所述种植盆呈倒圆台形状,其下端的外径小于所述种植盆通孔的孔径,上端的外径大于所述种植盆通孔孔径,确保能悬空挂在所述种植管道内,与所述种植管道的内壁不相互接触且保持一定的距离,形成缝隙;所述种植盆采用悬挂的方式,能够确保营养液体或水体能在所述种植管道内循环流动,不溢出,且所述种植盆底部设有等间距环形排列有序的小孔,确保植物的根系伸出所述种植盆,进入到所述种植管道内,有足够的空间能够自由的生长;所述种植管道中流动的营养液体或水体能够流入到所述种植盆中,且所述种植盆中用陶粒固定放置种植的植物,方便栽种和收割更换。
所述弯头和所述出水虹吸三通分别设置在所述种植管道的两端,所述种植管道形状不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师范大学,未经华东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130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