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均匀型中间合金铸条的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10364.3 | 申请日: | 2020-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010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陈邵龙;张亚培;刘飞;张永;王士斌;王炜;王会林;张娟;王静;刘永仙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四通新型金属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1/02 | 分类号: | C22C1/02;C22C1/03;C22C1/06;C22C21/00;B22D11/18;B22D1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张焕响 |
地址: | 0711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均匀 中间 合金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均匀型中间合金铸条的生产工艺。本方法是将铝锭升温熔化后调整溶液温度进行除气精炼,加入一定粒度的原料进行合金化,然后进行二次除气精炼;最后调整溶液温度进行浇铸,根据中间合金的不同,选择倾翻浇铸或底部放水浇铸进行浇铸,并需要控制溶液流动速度、铸造速度和模具温度,使溶液快速凝固成中间合金铸条。本发明通过特定颗粒度的原料筛选、二次除气精炼技术、溶液合金化精确控制及模具温度控制技术,采用连续铸造以及倾翻浇铸与底部放水浇铸相结合的浇铸方式,实现中间合金铸条的连续生产,并提高了中间合金中第二相粒子的分布均匀性,减少了成分偏析,大大提高了中间合金铸条的产品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间合金制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均匀型中间合金铸条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在现代高端制造业中,铝合金凭借其优异的性能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航空航天、军工武器等,而中间合金作为铝合金生产的原材料,是造就铝合金各种优异性能的关键。中间合金通过对铝合金进行元素添加、晶粒细化、晶粒变质、去氧脱硫和溶液净化等作用,可以使铝合金具备高导电性、耐热、耐腐蚀、高强度及其他较强的综合力学性能。其中,中间合金铸条由于具有均匀性高、添加量准确等优点逐渐成为高端中间合金的一种发展方向。但是由于Ti、B、Zr等元素在铝溶液中以高密度中间化合物存在,极易发生成分偏析现象,而现有方法不能满足此类中间合金铸条的生产和质量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均匀型中间合金铸条的生产工艺,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显著改善产品中元素偏析的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均匀型中间合金铸条的生产工艺,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将铝锭投入熔炼设备熔化,调整铝液温度至700-900℃,并通过除气机进行除气精炼,除气时间10-15min,除气完毕后进行清渣处理。
步骤2:调整熔液温度至700-1100℃,通过自动加料设备精确控制第二种金属原材料的加料速度,所述第二种金属原材料分为金属单质、合金类和氟盐类;将加料时间设定为5-30min,加料过程中电磁搅拌装置的电压设定为200-400V。加料速度对显微组织有一定影响,尤其对于氟盐类原材料,加料速度与显微组织中盐类夹渣尺寸和数量直接相关,直接影响中间合金产品的纯净度。
步骤3:加料完毕后,调整溶液温度至800-1200℃,进行合金化的时间设定为20-100分钟,合金化期间所述电磁搅拌装置的电压调整为200V。合金化温度与溶液流动性紧密相关,良好的流动性便于除气精炼过程中渣、气的去除;同时避免了第二相粒子在炉内的不均匀分布,可有效减少偏析程度。
步骤4:合金化完毕后,调整溶液温度至700-1200℃,根据所述第二种金属原材料的不同进行相应操作;当原材料为金属单质时进行除气精炼操作,当原材料为氟盐类时进行除气精炼操作和排盐操作,操作完毕后将表面浮渣清理干净。
步骤5:调整溶液温度至700-1000℃,将溶液浇铸到溜槽中,浇铸方法包括底部放水浇铸和倾翻浇铸;通过溜槽底部的电磁加热系统将溶液温度控制在750-800℃,铸机转速为2-5r/min,铸机冷却水流量控制在30-70m3/h,使铸条快速凝固。合适的浇铸温度凝固可有效地抑制溶液显微组织中粒子尺寸的增大,同时在浇铸过程中配合一定的冷却水流量制造的冷却强度,保证显微组织第二相粒子均匀弥散地析出。
步骤6:通过铸条自动切断设备将铸机产出的铸条在线切断为铸条。
优选的,步骤1所述铝锭中铝的重量百分比为Al≥99.7wt.%。
优选的,步骤2所述第二种金属在中间合金中的质量百分含量为3-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四通新型金属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北四通新型金属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103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