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穿戴防跌倒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06500.1 | 申请日: | 2020-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742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愿;王大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5/11 | 分类号: | A61B5/11;A41D13/05;A41D13/015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杨敬 |
地址: | 2320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穿戴 跌倒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穿戴防跌倒装置,属于防跌倒装置领域。一种可穿戴防跌倒装置,包括:腰带、第一伸缩杆、第二伸缩杆、支撑杆、引燃器、气体发生器、处理器与软管;所述腰带固定于穿戴者的腰部,所述腰带上固定安装有若干角度传感器,所述角度传感器与所述处理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一伸缩杆包括第一杆体、第一伸缩气囊与第二杆体,所述第一杆体的一端与所述腰带转动连接,另一端开设有沉孔;所述第二杆体的一端设置于所述沉孔内,并与所述第一杆体滑动连接;所述第一伸缩气囊设置于沉孔内,且位于所述第一杆体与第二杆体之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可穿戴防跌倒装置可在穿戴者倒地前,支撑住穿戴者的身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跌倒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穿戴防跌倒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多,老人防护设备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其中,防摔气囊是一种可穿戴式的老年人防摔设备,通过设置多个传感器检测穿戴者的姿态,在摔倒时,气囊快速充气,缓冲与地面接触时冲击。
目前,市场上已存在多种防跌倒装置,但现有的防跌倒装置大都是通过快速充气,提供一种缓冲防护的效果,不具有支撑功能,因此穿戴者仍然需要自行站起,这对一些体力衰的穿戴者来说很不方便。另一方面,现有的防跌倒装置大都是肢体与地面发生冲击时起到防护的作用,并不能真正地防止跌倒与磕碰的发生。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可穿戴防跌倒装置,在穿戴者倒地之前支撑穿戴者的身体,解决现有技术中仅具有防护作用、不能有效避免发生跌倒的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可穿戴防跌倒装置,包括:腰带、第一伸缩杆、第二伸缩杆、支撑杆、引燃器、气体发生器、处理器与软管;
所述腰带固定于穿戴者的腰部,所述腰带上固定安装有若干角度传感器与姿态传感器,所述角度传感器、姿态传感器与所述处理器电性连接;
所述第一伸缩杆包括第一杆体、第一伸缩气囊与第二杆体,所述第一杆体的一端与所述腰带转动连接,另一端开设有沉孔;所述第二杆体的一端设置于所述沉孔内,并与所述第一杆体滑动连接;所述第一伸缩气囊设置于沉孔内,且位于所述第一杆体与第二杆体之间;
所述支撑杆设置于所述第二杆体下方,所述支撑杆上端开设有转接槽,所述第二杆体远离所述第一杆体的一端设置于所述转接槽上方或转接槽内;
所述软管设置于所述第一伸缩杆与支撑杆之间,所述软管的一端套装在所述第二杆体外周,并与第二杆体活动连接,所述软管的另一端固定套接在所述支撑杆上,并连通所述转接槽;
所述第二伸缩杆设置于所述支撑杆,所述第二伸缩杆包括多个活动杆与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与脚部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杆与所述固定杆远离所述脚部的一端均开设有第一滑槽,多个所述活动杆沿水平方向排布;任意两个相邻所述活动杆中,远离所述脚部的活动杆设置于在靠近所述脚部的活动杆的第一滑槽内;且所述第一滑槽内设有第二伸缩气囊,所述第二伸缩气囊设置于所述两个相邻的所述活动杆之间;所述支撑杆与距离所述脚部最远的活动杆铰接;
所述第一滑槽外端设有挡块,使位于所述第一滑槽内的活动杆不得脱出;
所述引燃器设置于所述气体发生器内,所述引燃器与所述处理器电性连接,所述气体发生器通过气管连通所述第一伸缩气囊和第二伸缩气囊。
进一步地,距离所述脚部最远的所述活动杆上固定安装有水平布置的平衡板。
进一步地,所述平衡板包括固定板与活动板,所述固定板与所述活动杆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的两端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内设有第三伸缩气囊,所述气体发生器通过所述气管与所述第三伸缩气囊连通,所述活动板通过所述第二滑槽与所述固定板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报警器,所述报警器与所述处理器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065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