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电解自适应打壳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06490.1 | 申请日: | 2020-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859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发明(设计)人: | 王振伟;郭金伟;王德全;李超凯;姜涛;王亚超;李金超;刘荟鑫;吴宏图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科达东大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C3/14 | 分类号: | C25C3/14;C25C3/20 |
代理公司: | 郑州铭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34 | 代理人: | 张万利 |
地址: | 450018 河南省郑州市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解 自适应 控制 方法 控制系统 | ||
本发明涉及电解铝智能打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铝电解自适应打壳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该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集打壳感应电压和打壳排气压力;所述打壳感应电压是打壳锤头与槽底阴极母线之间形成的电压降;所述打壳排气压力是打壳气缸排气口的压力;根据所述打壳感应电压和打壳排气压力生成实时特征值数组,将所述实时特征值数组与历史特征值数组库进行对比分析,判断所述打壳锤头和下料火眼的形态特征、以及所述打壳气缸的绝缘状态;根据判断结果自适应调节所述打壳气缸的打壳深度和打壳频次,以实现自适应打壳,进而有效解决锤头粘包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解铝智能打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铝电解自适应打壳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电解车间打壳下料是电解生产的一个极为关键的环节,只有下料点通畅才能充分执行槽控机的物料平衡策略。原槽控打壳系统无打壳下料反馈,无论下料火眼通堵,都是按照下料周期进行打壳;在下料火眼不畅甚至堵实时,不能自动连续打壳以打通下料点,这样导致积料越来越多,最终导致堵死后卡住锤头;并且在下料点堵住后也不能准确报警;另外每次打壳气缸达最大行程,打壳锤头每次到电解质所及最深处,造成打壳锤头粘连电解质逐次增多,连续多个下料周期后打壳锤头粘一个大包,导致氧化铝物料不能完整下入电解质内,甚至堵死下料点或卡住锤头;另外气缸不绝缘会导致电火花,对相关设备和检修人员造成危害。
专利号为CN201510609979.7的专利提供了一种电解铝打壳控制方法,智能控制柜根据接受的电解质电压反馈信号和排气气压反馈信号,将电压反馈信号与预设的电压阈值、气压反馈信号与预设的气压阈值,进行相应的比较,在超出相应阈值时,增加打壳次数。
发明人在实践中,发现上述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陷:
上述方案虽能在电压和气压反馈信号超出阈值时,控制打壳气缸增加打壳次数,但是并不能解决锤头粘包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铝电解自适应打壳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其所采用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铝电解自适应打壳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采集打壳感应电压和打壳排气压力;所述打壳感应电压是打壳锤头与槽底阴极母线之间形成的电压降;所述打壳排气压力是打壳气缸排气口的压力;
根据所述打壳感应电压和打壳排气压力生成实时特征值数组,将所述实时特征值数组与历史特征值数组库进行对比分析,判断所述打壳锤头和下料火眼的形态特征、以及所述打壳气缸的绝缘状态;
根据判断结果自适应调节所述打壳气缸的打壳深度和打壳频次,以实现自适应打壳。
进一步,该控制方法还包括在所述判断结果为所述打壳锤头卡入所述下料火眼、所述下料火眼堵塞或者所述打壳气缸不绝缘时,进行报警。
进一步,所述打壳锤头的形态特征包括所述打壳锤头的长度特征以及所述打壳锤头的直径特征。
进一步,所述下料火眼的形态特征包括所述下料火眼的宽窄特征。
第二方面,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铝电解自适应打壳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
数据采集单元,用于分别采集打壳感应电压和打壳排气压力;所述打壳感应电压是打壳锤头与槽底阴极母线之间形成的电压降;所述打壳排气压力是打壳气缸排气口的压力;
控制器,与所述数据采集单元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数据采集单元发送的所述打壳感应电压和打壳排气压力生成实时特征值数组,将所述实时特征值数组与历史特征值数组库进行对比,判断所述打壳锤头和下料火眼的形态特征、以及所述打壳气缸的绝缘状态;根据判断结果自适应调节所述打壳气缸的打壳深度和打壳频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达东大国际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科达东大国际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064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节段梁纵向张拉操作平台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双腔麻醉导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