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吸音颗粒、发声装置以及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03102.4 | 申请日: | 2020-0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634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发明(设计)人: | 潘泉泉;姚阳阳;牟雅静;李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K11/162 | 分类号: | G10K11/162;H04R9/02;H04R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雅睿泉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42 | 代理人: | 柳岩 |
地址: | 26103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音 颗粒 发声 装置 以及 电子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吸音颗粒、发声装置以及电子设备,包括:活性炭粒子和与活性炭粒子混合在一起的高分子聚合物粘接剂;活性炭粒子包括活性炭粒子内核和包覆在活性炭粒子内核外表面的疏水层;在活性炭粒子中,疏水层的质量占比为1%‑50%,活性炭粒子内核的质量占比为50%‑99%;活性炭粒子内核包括碳、氢、氧三种元素;活性炭粒子内核包括由二维石墨层结构和/或三维石墨微晶的分子碎片无规则的堆积形成的乱层结构;活性炭粒子内核中具有疏松的孔道结构。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效果在于,疏水层减少进入活性炭粒子内核的水分,提高了吸音能力。将该吸音颗粒能够用于降低发声装置的谐振频率,改善发声装置的发声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声学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吸音颗粒、发声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发声装置是电子设备中用于将电信号转换成声音信号的装置。发声装置的谐振频率是重要的声学性能指标,降低发声装置的谐振频率有助于提高发声装置的声学效果。
谐振频率指发声装置从低音域逐渐升高振动频率,振动强度达到最强振动时,或者,测量发声装置的阻抗特性,阻抗值第一次达到最大值时,所对应的振动频率称为该发声装置谐振频率或共振频率,即f0。
如何降低发声装置的F0以提高发声装置的声学性能,是本领域需要解决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吸音颗粒、发声装置以及电子设备的新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吸音颗粒,包括:
活性炭粒子和与所述活性炭粒子混合在一起的高分子聚合物粘接剂;
所述活性炭粒子包括活性炭粒子内核和包覆在所述活性炭粒子内核外表面的疏水层;
在所述活性炭粒子中,所述疏水层的质量占比为1%-50%,所述活性炭粒子内核的质量占比为50%-99%;
所述活性炭粒子内核包括碳、氢、氧三种元素;
所述活性炭粒子内核包括由二维石墨层结构和/或三维石墨微晶的分子碎片无规则的堆积形成的乱层结构;
所述活性炭粒子内核中具有疏松的孔道结构。
可选地,所述疏水层包括沸石、气凝胶、多孔有机聚合物中的一种。
可选地,所述孔道结构包括纳米级的微孔和介孔。
可选地,所述微孔的孔径范围为0.6nm-1.3nm。
可选地,所述介孔的孔径范围为2nm-3.5nm。
可选地,所述活性炭粒子的形状包括球形、类球形、片形、棒形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地,所述活性炭粒子的粒径范围为0.1μm-100μm。
可选地,所述吸音颗粒被配置为对氮气的吸附量大于或等于0.05mmol/g。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发声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有容纳腔;
振动组件,所述振动组件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将所述容纳腔分为前声腔和后声腔;
如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吸音颗粒,所述吸音颗粒设置在所述后声腔内。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的发声装置。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通过在活性炭粒子内核外设置疏水层,能够减少进入活性炭粒子内核的水分,提高了该吸音颗粒的吸音能力。将该吸音颗粒填充到发声装置中能够用于降低发声装置的谐振频率,改善发声装置的发声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歌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歌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0310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