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血清代谢组学改变建立的预测冠心病斑块不稳定性临床模型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0002963.0 申请日: 2020-01-02
公开(公告)号: CN111505131B 公开(公告)日: 2023-03-31
发明(设计)人: 姜华丽;王善花;李恒;陈本发 申请(专利权)人: 东莞东华医院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G01N30/02 分类号: G01N30/02;G01N30/86;G16H50/20;G16H50/50
代理公司: 深圳国海智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89 代理人: 郭琳
地址: 523000 广***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基于 血清 代谢 改变 建立 预测 冠心病 不稳定性 临床 模型
【说明书】:

发明涉及生物化学领域,具体涉及基于血清代谢组学改变建立的预测冠心病斑块不稳定性临床模型。一种用于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特异性代谢物,包括甜菜碱、乙酰肉碱、1‑十七碳酰‑甘油‑3‑磷酰胆碱、异十一酸中的一种或多种;一种用于计算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中斑块稳定性的临床模型,所述模型为logit(P=VP vs.SP)=0.029*甜菜碱+0.051*射血分数‑6.137。该模型敏感性高达70.6%,特异性高达80%。利用本发明的诊断模型计算冠脉综合征高危患者的斑块的稳定性,可为临床冠脉综合征斑块的鉴定及早期积极的干预及治疗提供治疗策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化学领域,具体涉及基于血清代谢组学改变建立的预测冠心病斑块不稳定性临床模型。

背景技术

冠状动脉疾病(CAD)是代谢性疾病之一,可以导致最严重的心血管事件死亡。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一种严重的冠心病类型。ACS通常与不稳定的动脉粥样斑块破裂、冠状动脉血栓形成、急性心肌缺血有关。临床上,ACS可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和不稳定性心绞痛(UA)。早期发现易损斑块(VPs)对于及时、有效地抑制心肌坏死和心衰至关重要。

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炎症性动脉疾病,由脂质代谢受损和免疫反应不平衡所致。虽然在外周循环或冠脉循环中检测到的一些生物标志物已被报道与斑块炎症相关,可能在预测ACS的发生及发展中有用。然而,大多数关于生物标志物的研究是回顾性的,其预测价值仍不确定。因此,探索能够预测诱发心血管事件的易损斑块的新的生物标志物仍然是一个重大挑战。代谢组学是一门相对较新的学科。它被认为可以在生理或病理条件下对不同的低分子量代谢物或内源性代谢物质进行识别和定量分析。代谢组学已被广泛应用于多种代谢性疾病的诊断,如胃炎、肝纤维化、糖尿病和不同类型的癌症。同时,代谢组学在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也逐渐受到重视。然而,代谢组学在ACS代谢组学中的变化尚未被深入研究,也不为人所知。此外,血清代谢标志物在急性冠脉综合征和稳定性冠心病中的危险分层作用需要进一步探索。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常常被称为“冠心病”。我国冠心病人数高达2.9亿,每年超过350万人死于冠脉事件。不稳定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斑块破裂所继发的血栓形成是导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发生、发展的主要原因。因此早期预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及时对冠心病临床干预及预防ACS发生、发展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然而目前确诊冠状动脉不稳定性斑块主要是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检查(CAG)结合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检查(IVUS),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CAG和IVUS均属于有创的检查,有一定比例心脏相关的风险,身体基础条件差的患者并不能耐受;(2)CAG和IVUS检查均需要在X射线下在冠状动脉内注入碘造影剂才能实现,严重的心功能不全及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对碘剂过敏的患者均不能开展这两项检查。(3)CAG和IVUS检查后可能会损伤桡动脉,患者进行两项检查后导致桡动脉闭塞,患者会遗留上肢麻木、疼痛等后遗症;(4)CAG和IVUS检查后需要在桡动脉穿刺处加压止血,术后患者检查侧上肢会出现肿胀、疼痛,增加了病人痛苦;(5)CAG和IVUS检查必须住院才能实现,增加医院管理负担和患者经济费用;(6)CAG和IVUS检查费用较高,两项检查加起来费用约16000元,大大增加社会和国家医疗费用负担。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特异性代谢物及斑块稳定性诊断模型,具体如下:

一种用于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特异性代谢物,包括甜菜碱、乙酰肉碱、1-十七碳酰-甘油-3-磷酰胆碱、异十一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的,包括任意两个所述的代谢物。

进一步的,包括任意三个所述的代谢物。

进一步的,包括任意四个所述的代谢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东华医院有限公司,未经东莞东华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029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