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系统,电池管理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80098252.3 | 申请日: | 2019-07-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705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6 |
| 发明(设计)人: | 根津晃;王剑;施敏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达联盟有限公司;苏州新中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苏州精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10/42 | 分类号: | H01M10/42;H02J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洲洋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7 | 代理人: | 刘春成;刘春燕 |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系统 管理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系统,根据所公开的电池系统,当所述电池组和所述电池管理装置连接,并且所述电池组和所述电池充电器不连接时,在对应的所述电池模块和所述电池管理装置之间共享每个电池模块的状态信息,每个电池模块的所述状态信息由对应的所述电池模块或由所述电池管理装置计算;当所述电池组和所述电池充电器连接,并且所述电池组和所述电池管理装置不连接时,在对应的所述电池模块和所述电池充电器之间共享每个电池模块的状态信息,每个电池模块的所述状态信息由对应的所述电池模块计算。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电池系统和电池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以电机驱动的电动车辆、和以内燃机和电机为动力源的混合动力车辆等已被普及。在具有用于驱动的电机驱动装置的车辆中,搭载有二次电池(以下,简称为“电池”)。
为了在安装有电池的车辆中监控电池的状态,已知有计算诸如充电状态(SoC)的状态信息(参见日本公开专利公开JP2011-113759和JP2011-151983)。
顺便提及,在大多数情况下,诸如车辆的安装有电池的设备包括可拆卸的电池。因此,电池有多种使用模式。例如,可以操作安装有电池的设备。从设备中取出的电池可以通过电池充电器充电。从设备中取出的电池可以安装到另一个设备,从而可以操作另一个设备。考虑到包括电池更换的这样多种的使用模式,传统上存在不能继续精确地执行充电/放电控制的问题。
传统上,当在充电站对安装有电池的设备充电之后操作该设备时,例如,在设备上计算电池的SoC,然后根据所计算的SoC控制电池的充电/放电。然而,由于没有考虑到在电池被安装到设备之前的电池的状态信息,例如充电站的充电历史信息,因此在开始操作设备之后,可能不能精确地执行充电/放电控制。
鉴于上述情况,需要一种在电池的各种使用模式下允许继续精确地控制电池的充电/放电的机构。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是电池系统,包括:电池组,所述电池组包括串联连接的多个可充电的电池模块;电池管理装置,所述电池管理装置位于作为电池组的负载的设备中,电池管理装置能够与每个电池模块通信;第一电流传感器,所述第一电流传感器位于设备中,第一电流传感器配置成检测第一电流,第一电流在电池组与电池管理装置连接时流经电池组;电池充电器,所述电池充电器配置成对电池组进行充电,电池充电器能够与每个电池模块通信;以及第二电流传感器,所述第二电流传感器被包括在电池充电器中,第二电流传感器配置成检测第二电流,第二电流在电池组与电池充电器连接时流经电池组。多个可充电的电池模块中的每一个配置成用于检测对应的电池模块的电压。电池充电器包括配置成检测第二电流的第二电流传感器,第二电流在电池组与电池充电器连接时流经电池组。当电池组和电池管理装置连接,并且,电池组和电池充电器不连接时,每个电池模块中的一个和电池管理装置配置成基于对应的电池模块的电压和第一电流来计算对应的电池模块的状态信息,并且在对应的电池模块和电池管理装置之间共享所计算的每个电池模块的状态信息。当电池组和电池充电器连接,并且,电池组和电池管理装置不连接时,每个电池模块配置成基于对应的电池模块的电压和第二电流来计算对应的电池模块的状态信息,并且在对应的电池模块和电池充电器之间共享所计算的每个电池模块的状态信息。每个电池模块包括第一存储器(内存)和第一控制器,第一控制器配置成:当通过电池管理装置计算对应的电池模块的状态信息时,从电池管理模块接收对应的电池模块的状态信息并将状态信息写入第一存储器;以及,当通过电池充电器计算对应的电池模块的状态信息时,从电池充电器接收对应的电池模块的状态信息并将状态信息写入第一存储器。电池管理装置包括第二存储器和第二控制器,第二控制器配置成:计算每个电池模块的状态信息并将状态信息写入第二存储器,或者,当通过对应的电池模块计算每个电池模块的状态信息时,从对应的电池模块接收每个电池模块的状态信息并将状态信息写入第二存储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达联盟有限公司;苏州新中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苏州精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达联盟有限公司;苏州新中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苏州精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9825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