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加工木纤维的装置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97921.5 | 申请日: | 2019-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725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德怀特·爱德华·安德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际纸业公司 |
主分类号: | D21D1/00 | 分类号: | D21D1/00;D21D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环同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9 | 代理人: | 邵毓琴 |
地址: | 美国田***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加工 纤维 装置 方法 | ||
1.一种用于纸浆精磨机的精磨构件,所述精磨构件包括:
包括精磨表面的精磨主体,所述精磨表面包括:
由第一精磨机槽分离并从所述精磨表面上的第一径向向内位置延伸到第一径向向外位置的第一精磨机棒;以及
由第二精磨机槽分离并从所述精磨表面上的第二径向向内位置延伸到第二径向向外位置的第二精磨机棒,所述第二径向向外位置比所述第一径向向外位置更靠近所述精磨主体的最外部分,其中:
所述第一精磨机棒具有从相邻的第一精磨机槽的底部向上延伸的第一高度;
所述第二精磨机棒具有从相邻的第二精磨机槽的底部向上延伸的第二高度,其中所述第二高度是所述第二精磨机棒的最小高度并且与所述第二径向向内位置间隔开,所述第二高度比所述第一高度小至少约0.35mm;并且
所述第一精磨机棒适于精磨木纤维,并且所述第二精磨机棒适于打碎纤维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磨构件,其中所述第二精磨机棒的最小高度与所述第二径向向外位置相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磨构件,其中所述第一高度沿着所述第一精磨机棒的纵向长度基本恒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磨构件,其中所述第一高度为约4.0mm至约10.0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精磨构件,其中所述第二高度比所述第一高度小约0.35mm至约7.0m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精磨构件,其中所述第二高度比所述第一高度小约0.7mm至约7.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磨构件,其中所述第二精磨机棒与所述第一精磨机棒成一体,使得所述第二精磨机棒从所述第一径向向外位置延伸到所述第二径向向外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精磨构件,其中所述第二精磨机棒中的每一个沿着每个第二精磨机棒的在所述第一径向向外位置和所述第二径向向外位置之间延伸的至少一部分基本连续地向下倾斜。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磨构件,其中所述第一精磨机槽的至少一部分设置有挡板。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磨构件,其中所述第一精磨机棒的第一高度包括第一最大高度,并且所述第二精磨机棒包括从相邻的第二精磨机槽的底部向上延伸的第二最大高度,所述第一精磨机棒中的每一个的径向外部分包括从所述第一最大高度到所述第二最大高度的下降台阶,其中所述第二最大高度比所述第一最大高度小至少约1.5mm。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磨构件,其还包括:
由第三精磨机槽分离的第三精磨机棒,所述第三精磨机棒中的每一个延伸到所述精磨表面上的第三径向向外位置;以及
由第四精磨机槽分离的第四精磨机棒,所述第四精磨机棒中的每一个延伸到所述精磨表面上的第四径向向外位置,所述第四径向向外位置比所述第三径向向外位置更靠近所述精磨主体的最外部分,
其中所述第三精磨机棒具有从相邻的第三精磨机槽的底部向上延伸的第三高度,并且所述第四精磨机棒具有从相邻的第四精磨机槽的底部向上延伸的第四高度,所述第四高度是所述第四精磨机棒的最小高度并且与所述第四径向向外位置相邻,其中所述第四高度比所述第三高度小至少约0.35mm;并且
其中所述第三精磨机棒适于精磨木纤维,并且所述第四精磨机棒适于打碎纤维束。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精磨构件,其中所述第三精磨机棒与所述第二精磨机棒成一体,使得所述第三精磨机棒从所述第二径向向外位置延伸到所述第三径向向外位置,并且所述第四精磨机棒与所述第三精磨机棒成一体,使得所述第四精磨机棒从所述第三径向向外位置延伸到所述第四径向向外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际纸业公司,未经国际纸业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9792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器人及其组装方法
- 下一篇:一种交指电容以及乘法数模转换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