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临界流体装置用流动相调温装置及超临界流体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96760.8 | 申请日: | 2019-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747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2 |
发明(设计)人: | 高良智寻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G01N30/30 | 分类号: | G01N30/30;G01N30/02;G01N30/54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薛恒;王琳 |
地址: | 日本京都府京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临界 流体 装置 流动 调温 | ||
1.一种超临界流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分离柱,所述分离柱被供给超临界状态的流动相;
第一供给部,供给至少在所述分离柱内成为超临界状态的第一流动相;
第二供给部,供给作为改性剂而使用的第二流动相;
混合部,将由所述第一供给部供给的所述第一流动相与由所述第二供给部供给的所述第二流动相混合并导向所述分离柱;
试样供给部;以及
超临界流体装置用流动相调温装置,设置为对所述第一流动相与所述第二流动相中的至少一者的温度进行调整,其中
所述超临界流体装置用流动相调温装置包括:
筒式加热器;
流路部,卷绕于所述筒式加热器、且将所述流动相导向所述分离柱;以及
第一温度传感器,安装于所述流路部,且对所述流路部的温度进行检测,
所述超临界流体装置用流动相调温装置设置于较所述分离柱更靠上游的液化二氧化碳的流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临界流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式加热器具有棒状的圆柱形状的外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超临界流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路部包括与所述筒式加热器接触的上游端部与下游端部,且
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安装于所述流路部的较所述上游端部更靠近所述下游端部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超临界流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式加热器设置有多个,
多个筒式加热器并列配置,
所述流路部卷绕于所述多个筒式加热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临界流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筒式加热器电串联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临界流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安装于较所述多个筒式加热器中配置于最上游的筒式加热器更靠近配置于最下游的筒式加热器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超临界流体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较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更靠上游,进而包括安装于所述流路部、且对所述流路部的温度进行检测的第二温度传感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超临界流体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流动相供给部,供给流动相;以及
控制部,对所述超临界流体装置用流动相调温装置的运行进行控制,其中
所述超临界流体装置用流动相调温装置,对由所述流动相供给部供给的流动相的温度进行调整并导向所述分离柱,
所述控制部包括:
判定部,基于利用所述超临界流体装置用流动相调温装置的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及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获得的检测结果,判定所述流动相是否在所述流路部中流动;
第一运行控制部,在由所述判定部判定为所述流动相在所述流路部中流动的情况下,以所述流动相的温度成为预先设定的温度的方式控制所述筒式加热器的运行;以及
第二运行控制部,在由所述判定部判定为所述流动相未在所述流路部中流动的情况下,以所述筒式加热器的接通断开规则性地反复的方式控制所述筒式加热器的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9676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模块以及电力变换装置
- 下一篇:具有连接器保护电路的电源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