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由碳纤维强化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构成的成型用材料有效
| 申请号: | 201980090785.7 | 申请日: | 2019-1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830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1 |
| 发明(设计)人: | 角田敦;华国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帝人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C08K5/103 | 分类号: | C08K5/103;C08L69/00;C08J5/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金世煜;李书慧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碳纤维 强化 聚碳酸酯 树脂 组合 构成 成型 用材 | ||
1.一种成型用材料,其特征在于,在由碳纤维100重量份和1种以上的含浸助剂3~15重量份构成的易含浸性碳纤维束上附着有50~2000重量份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相对于由(A)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即A成分1~100重量%和(B)聚碳酸酯-聚二有机硅氧烷共聚树脂即B成分0~99重量%构成的树脂成分100重量份,含有(C)溴系阻燃剂即C成分10~20重量份、(D)含氟防滴剂即D成分0.01~2重量份和(E)多元醇与脂肪族羧酸的全酯即E成分0.05~2重量份,E成分为多元醇与脂肪族羧酸的全酯,脂肪族羧酸为包含棕榈酸成分和硬脂酸成分,在其气相色谱-质谱法即GC/MS法的峰面积中棕榈酸成分的面积Sp与硬脂酸成分的面积Ss的合计在全部脂肪族羧酸成分中为80%以上且两者的面积比即Ss/Sp为1.3~30的脂肪族羧酸,并且所述全酯的酸值为0.1~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用材料,其特征在于,含浸助剂由满足下述式(1)和下述式(2)的1种以上的脂肪族羟基羧酸系聚酯构成,300℃时的含浸助剂的粘度≤10Pa·s···(1)
2≤(Tg0-Tg1)/D···(2)
式中,D表示由聚碳酸酯树脂和含浸助剂构成的树脂组合物中的含浸助剂的比例,单位为重量%,Tg1表示在聚碳酸酯树脂中以该比例添加含浸助剂而得的树脂组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0表示聚碳酸酯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单位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型用材料,其特征在于,脂肪族羟基羧酸系聚酯为选自重均分子量3000~50000的ε-己内酯、δ-己内酯、β-丙内酯、γ-丁内酯、δ-戊内酯、γ-戊内酯、庚内酯的均聚物和重均分子量3000~50000的它们2种以上的单体的共聚物中的1种以上的化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型用材料,其特征在于,相对于A成分和B成分的合计100重量份,含有(F)密合性改善剂即F成分1~10重量份。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型用材料,其特征在于,E成分是多元醇为季戊四醇的多元醇与脂肪族羧酸的全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成型用材料,其特征在于,F成分为选自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双酚A型环氧树脂、聚芳酯和苯乙烯-马来酸树脂中的至少1种有机化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型用材料,其特征在于,是以易含浸性碳纤维束为芯成分且以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为鞘成分的芯鞘型结构的颗粒。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成型用材料,其中,颗粒的长边方向的长度为3~10mm。
9.一种成型体,由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型用材料构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成型体,其特征在于,来自易含浸性碳纤维束的碳纤维以平均纤维长度0.3mm以上的长度分散。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成型体,其中,成型体为办公自动化-电气电子用内外装构件。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成型体,其中,成型体为汽车用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帝人株式会社,未经帝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9078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