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轴承的传感支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90022.2 | 申请日: | 2019-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024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7 |
发明(设计)人: | M·皮齐;M·扎宁;S·阿勒拉 | 申请(专利权)人: | 埃尔特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19/52 | 分类号: | F16C19/52;F16C35/04;G01L5/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尚恩垚;陈浩然 |
地址: | 意大利卡萨***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轴承 传感 支承 装置 | ||
一种用于轴承(1)的传感支承装置,其包括:∙轴承壳体(2),其构造成用于固定到安装结构并限定用于轴承(3)的至少一个座(2c);以及∙传感支承基座(4),其具有支承本体(4'),该支承本体(4')预先布置成用于至少部分地定位在安装结构(S)与轴承壳体(2)之间。支承本体(4')具有在纵向方向(L)和横向方向(W)上延伸的检测表面(4c),且构造成用于直接或经由至少一个另外的元件的介入来放置在轴承壳体(2)和安装结构中的一个的对应表面上,支承基座(4)设有机械应力传感器。机械应力传感器包括至少一个压电换能器(10subgt;1/subgt;,10subgt;2/subgt;,20),其限定检测表面(4c)的至少部分,该至少一个压电换能器(10;20;10subgt;1/subgt;,10subgt;2/subgt;)配置成用于生成与施加到轴承壳体(2)的机械应力(SS)的量值基本成比例的电势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轴承的支承装置,其包括至少一个传感器元件,该传感器元件配置成用于检测传递到轴承壳体上的负载或应力,或更一般地,用于检测轴承壳体例如关于安装结构的振动或尽管是最小的移动或位移。本发明是特别地参照传感支承装置以及用于这种装置的传感支承基座来开发的,具有机械应力传感器器件,其中传感支承基座优选地至少部分地设置在轴承壳体和壳体将固定到其上的一般安装结构之间。
背景技术
如已知的,轴承是设计成能够在两个部分之间实现受约束的相对移动的装置,且可在各种类型的机械中使用以保持和支承旋转构件。
在使用中,轴承经受不同的负载,静态的和动态的两者。静态负载通常与轴承支承的重量成比例,而动态负载通常取决于轴承的使用条件。因此,在许多系统中,期望能够监测作用在轴承上的负载:例如,在汽车领域,轮毂轴承的负载信息可有利地由系统用于控制车辆稳定性。
振动代表一定重要性的另外的参数,它能够提供有关轴承状况的指示,例如,如果认为过度振动可能是轴承磨损或接近其使用寿命终点的迹象。除了轴承承受的负载之外,因此还可证明监测对应的振动是有用的。
EP1528382A1公开一种用于轴承的支承装置,其包括轴承壳体,该轴承壳体与下面的支承基座(基板)相关联,在其内部配备有负载测量器件,由布置成形成惠斯通电桥的应变计表示。支承基座的制造相对复杂,因为其先决条件是机械加工操作,以赋予其适合于接收应变计的形状。支承基座必须有一定的厚度,且应变计要安装在特定的座(在其中的横向方向上制成)中。
权利要求1的前序所基于的US8869633B2描述一种类似的支承装置,该支承装置包括轴承壳体,该轴承壳体具有下方支承基座,其集成由压阻传感器构成的测量器件。此外在该情况下,必须对传感支承基座进行机加工,以限定其中装有压阻传感器的座。所使用的传感器需要电供应并且必须具有足够的厚度,以便能够产生明显的电阻变化。在任何情况下,通过这些压阻传感器可推断出的信息是相对有限的。
发明内容
概括而言,本发明的目的基本是提供一种用于轴承壳体的支承装置,其具有传感基座,其制造简单、紧凑且便宜,但特征在于检测的高精度和操作的可靠性。
通过根据本发明的轴承检测装置来实现上述和其它目标,这些目标将在下文中更清楚地出现。
附图说明
参照附图,本发明的另外的目标、特征和优点将从随后的详细描述中清楚地显现,附图仅通过说明性和非限制性示例提供,且在附图中:
-图1是机械固定到一般安装结构的根据本发明的可能实施例的传感支承装置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2是图1的传感支承装置的立面上的视图;
-图3是根据图2的线III-III的示意性截面视图;
-图4是图1的传感支承装置的局部剖切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5和6是根据本发明的可能实施例的来自传感支承装置的不同角度的示意性透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埃尔特克有限公司,未经埃尔特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9002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