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以太网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89298.9 | 申请日: | 2019-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027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朴宰成;金圣勋;李祐京;洪正杓 | 申请(专利权)人: | LS电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1/10 | 分类号: | H01B11/10;H01B7/18;H01B3/30;H01B7/02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崔炳哲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以太网 电缆 | ||
1.一种以太网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对芯,包括单线导体和包覆所述单线导体的绝缘体;以及
外皮,整体地包覆所述一对芯,
所述一对芯彼此扭绞而形成,沿着电缆长度方向具有绞距P1,所述一对芯的绞距P1满足下述数学式1:
数学式1
2.2mm≤P2-P1≤4mm
在所述数学式1中,P2是指假设的以太网电缆中的芯的绞距,所述假设的以太网电缆将在一股中心导线外围配置有六股导线且这种导线的绞距P3为10mm的绞合导体用作导体,由此与所述以太网电缆相比,除了导体的标称截面积和一对芯的绞距不同以外,导体的材料和导体的总直径、绝缘体的材料和厚度、芯的数量、外皮的材料和厚度以及电缆弯曲180°时弯曲部的塑性变形率实质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太网电缆,其特征在于,
所述塑性变形率是通过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的数值分析进行测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以太网电缆,其特征在于,
所述塑性变形率是通过ABAQUS程序作为数值分析程序进行测定,所述ABAQUS程序的制造商为达索系统。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以太网电缆,其特征在于,
所述芯的绞距为7mm至28mm。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以太网电缆,其特征在于,
所述塑性变形率为7%至25%。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以太网电缆,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对芯的绞距P1满足下述数学式2:
数学式2
2.2mm≤P2-P1≤3mm
在所述数学式2中,P2与所述数学式1中所定义的一样。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以太网电缆,其特征在于,
所述单线导体的半径为0.19mm至0.5mm,所述单线导体的标称截面积为0.11mm2至0.79mm2。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以太网电缆,其特征在于,
所述绝缘体包含聚烯烃系树脂,所述外皮包含聚氯乙烯树脂。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以太网电缆,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皮为填充所述一对芯之间的空隙的填充式外皮。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以太网电缆,其特征在于,
所述绝缘体的厚度为0.18mm至1.5mm,所述电缆的总外径为3mm至6mm。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以太网电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屏蔽层,设置在所述一对芯和所述外皮之间,包覆所述一对芯;以及
衬垫层,填充所述一对芯和所述屏蔽层之间的空隙。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以太网电缆,其特征在于,
所述屏蔽层包括铝带和金属编织体。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以太网电缆,其特征在于,
所述铝带包括铝箔麦拉带,所述金属编织体包括镀锡铜编织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LS电线有限公司,未经LS电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8929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