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涂布用模具及涂布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82111.2 | 申请日: | 2019-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650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8 |
发明(设计)人: | 北条怜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05C5/02 | 分类号: | B05C5/02;H01M4/04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刘文海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涂布用 模具 装置 | ||
涂布用模具包括:歧管、供给口、喷出口、供给路以及喷出路。歧管、喷出路及喷出口在与喷出方向(X)相交的第1方向(Y)上较长,从与喷出方向(X)及第1方向(Y)相交的第2方向(Z)观察时的歧管的轮廓具有:连接有喷出路的第1轮廓部和与第1轮廓部相对的第2轮廓部。第2轮廓部在第1方向(Y)上的端部区域上具有第1锥形部,该第1锥形部以随着朝向歧管的第1方向(Y)的末端而接近第1轮廓部的方式倾斜。在将歧管的从与供给路的连接部到末端的第1方向(Y)的尺寸设为1时,第1方向(Y)上的第1锥形部的尺寸比率为0.4以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涂布用模具及涂布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电动汽车(EV)、混合动力车(HV)、插电式混合动力车(PHV)等的普及,二次电池的出货增加。特别是,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出货增加。一般的二次电极以正极板、负极板、隔板及电解液作为主要构成要素。正极板、负极板这样的电极板具有在由金属箔构成的集电体的表面上层叠有电极活性物质的构造。
以往,作为这样的电极板的制造方法,已知有使用间歇涂布装置在长条的金属箔的表面上间歇地涂布电极浆料的方法,该间歇涂布装置包括:喷出混合了活性物质及溶剂的电极浆料的模具(die);以及切换向模具的电极浆料的供给和非供给的间歇阀(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0867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9-109229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8-69529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平9-225990号公报
发明内容
近年来,作为提高二次电池的性能的一环,开发了许多物性不同的活性物质。在制作电极浆料时,根据活性物质的物性来选择最佳的分散剂、粘合剂、溶剂等。例如,在正极的情况下,根据活性物质的性状,溶剂系是主流。另一方面,在负极的情况下,从环境负荷的降低、低成本化、提高电池的性能等观点出发,水系化在推进。一般,在制作水系的负极浆料时,以调整浆料的粘度和提高活性物质的分散性为目的,使用羧甲基纤维素(CMC)等增稠剂。
增稠剂中存在由于温度等环境条件而功能容易降低的增稠剂。因此,在水系的负极浆料中,具有活性物质容易沉降的倾向。另外,活性物质在电极浆料中与粘合剂、添加剂一起构成固体粒子,通常、相对于电极浆料的溶剂该固体粒子的比重较大。因此,不仅在负极浆料中,在正极浆料中活性物质也容易沉降。
在涂布用模具中,在歧管内的浆料所滞留的区域中活性物质容易沉降。如果活性物质在歧管内沉降而固体化,则其成为异物并可能阻碍涂料的均匀涂布。这种涂布的阻碍,可能导致涂膜的厚度不均、局部的未涂布部(条纹)的产生。另外,在沉降的活性物质随着时间的经过而变质、本来的性质消失之后,有可能再次分散在浆料中而被涂布于集电板。在这种情况下,可能导致二次电池的性能降低。另外,由于难以除去在歧管内沉降的活性物质,因此涂布装置的维护性降低。因此,希望极力抑制活性物质在歧管内的沉降。
本发明鉴于以上情况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抑制活性物质在涂布用模具的歧管内的沉降的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821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外科植入物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锁相多显示器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