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蒸发器装置的料筒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79103.2 | 申请日: | 2019-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638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A·阿特金斯;A·鲍恩;C·J·罗瑟 | 申请(专利权)人: | 尤尔实验室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F40/485 | 分类号: | A24F40/485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陈珊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蒸发器 装置 | ||
提供了一种用于蒸发器装置的料筒。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料筒可以包括雾化器和从入口到出口延伸穿过料筒的通道。所述雾化器包括芯吸元件以及加热元件,所述芯吸元件被配置成基本上将可蒸发材料从储料器吸入雾化器中;所述加热元件被配置成基本上将可蒸发材料蒸发成蒸发材料。所述通道具有气流路径和蒸汽路径,二者在所述入口和所述出口之间的第一接头处相交。气流路径被配置成接收并基本上允许空气通过其中,并且蒸汽路径被配置成将蒸发材料引导到第一接头,使得蒸发材料与空气混合从而在雾化器下游基本上形成气溶胶。还提供了一种蒸发器装置。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8年11月5日提交的第62/755889号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标题为“用于蒸发器装置的料筒”,其公开内容在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引用全部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文描述的主题涉及蒸发器装置,包括蒸发器料筒。
背景技术
蒸发器装置,也可称为蒸发器、电子蒸发器装置或e-蒸发器装置,可用于通过蒸发装置的用户吸入气溶胶而输送含有一种或多种活性成分的气溶胶(例如,一种气相和/或凝结相材料,悬浮在静止或移动的空气团(或某种其它气体载体)中。例如,电子尼古丁输送系统(ENDS)包括一类由电池供电的蒸发器装置,可用于模拟吸烟的体验,但不燃烧烟草或其它物质。蒸发器装置越来越受欢迎,既可用于处方医疗用途来输送药物,也可用于烟草、尼古丁和其它植物材料的消费。蒸发器装置可以是便携式的、独立的和/或便于使用的。
在使用蒸发器装置时,用户吸入气溶胶,通俗地称为“蒸汽”,其可由加热元件产生,该加热元件蒸发(例如,使液体或固体至少部分转变为气相)可蒸发材料,该可蒸发材料可以是液体、溶液、固体、糊状物、蜡,和/或与特定蒸发器装置兼容使用的任何其它形式。与蒸发器装置一起使用的可蒸发材料可在料筒(例如,蒸发器装置的可分离部件,其包含可蒸发材料)内提供,其包括用于用户吸入气溶胶的出口(例如,吸嘴)。
为了接收由蒸发器装置产生的可吸入气溶胶,在某些示例中,用户可以通过吸气、通过按下按钮和/或通过某种其它方法来激活蒸发器装置。本文所使用的吸气是指用户以一定方式使一定体积的空气被吸入蒸发器装置的吸入,使得由蒸发的可蒸发材料与该一定体积的空气组合产生可吸入的气溶胶。
蒸发器装置通常使用雾化器,其加热可蒸发材料,并输送可吸入的气溶胶而不是烟雾。雾化器与通过雾化器装置的主气流成一直线,以便受热的可蒸发材料能够在雾化器内冷凝以产生气溶胶。因此,可蒸发材料的加热、蒸发和冷凝都发生在雾化器内。这可以抑制对从气流中分离出来的蒸发的可蒸发材料的冷凝的独立控制。事实上,冷凝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用户的吸入情况。此外,当主气流沿雾化器通过时,主气流可以冷却雾化器,从而降低蒸发器装置蒸发所需量的可蒸发材料的有效性,例如当用户在蒸发器装置上吸气时。因此,需要改进的蒸发器装置和/或蒸发器料筒以改进或克服这些问题。
发明内容
当前主题的各方面涉及蒸发器装置和用在蒸发器装置中的料筒。
在一些变型中,以下一个或多个特征可任选地包括在任何可行的组合中。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用于蒸发器装置的料筒,其包括雾化器和从入口到出口延伸穿过料筒的通道。所述雾化器包括芯吸元件和加热元件,所述芯吸元件被配置成基本上将可蒸发材料从储料器吸入雾化器中;所述加热元件被配置成基本上将可蒸发材料蒸发成蒸发材料。所述通道具有气流路径和蒸汽路径,所述气流路径和蒸汽路径在所述入口和所述出口之间的第一接头处相交,所述气流路径被配置为接收并基本上允许空气从中通过。雾化器与蒸汽路径连通,使得蒸发材料流入蒸汽路径,并且蒸汽路径被配置成将蒸发材料引导到第一接头,使得蒸发材料与空气混合以在雾化器下游基本上形成气溶胶。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接头是T型接头。在一些实施例中,气溶胶可以基本上在第一接头处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尤尔实验室有限公司,未经尤尔实验室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791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