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扫描人体腔内的电源可适应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77981.0 | 申请日: | 2019-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640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K·K·汉森;T·B·阿内韦德;F·尤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3形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00 | 分类号: | A61B1/00;H02J7/00;A61B1/227;A61B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世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13 | 代理人: | 卓霖;许向彤 |
地址: | 丹麦哥***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扫描 人体 电源 适应 设备 | ||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中,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用于扫描人体腔内的设备,该设备包括外壳,该外壳包括连接至该外壳的部件,该部件的尺寸设计成用于插入所述人体腔内,在外壳上的单个安装接口,单个安装接口被配置为可拆卸地安装:内部电源单元,用于从内部电源单元内的内部电源向设备供电,或外部电源单元,用于从外部电源单元外部的外部电源向设备供电,该设备被配置为在两种电源操作模式之间改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扫描设备的可适应性供电,更具体地涉及用于扫描人体腔内,例如口腔内或耳内腔的设备的可适应性供电。
背景技术
在扫描人体腔内的领域中,例如在扫描牙齿的领域中,已经在很长时间内惯常使用电缆供电的扫描仪。直到最近,人体腔内扫描仪才成为无线的。
因此,已知扫描设备是通过电缆或电池供电的。如今,这种扫描设备已被制造和出售。
当今,最终用户可以决定是否要购买和操作电缆供电的扫描设备或电池供电的扫描设备。
在大多数情况下,最终用户更喜欢购买和操作电池供电的扫描设备,因为它无需使用电缆即可提供灵活的处理方式,并且有机会在多个房间或椅子之间共享扫描设备。
但是,在某些情况下,电池供电的扫描设备可能会用尽电量,因为扫描是一项耗电的任务。在非优选情况下,电池供电的扫描设备在扫描过程中甚至可能会耗尽电力。
一种针对这种非优选情况的解决方案可能是为电池供电的扫描设备充电,但这需要花费时间,并且扫描无法立即进行。因此,该解决方案可能导致最不希望的情况,即,没有可用的电源来操作扫描设备。代替给电池供电的扫描设备充,还可以给电池供电的扫描设备的一个或多个电池充电,然后用一块充满电的电池替换用尽电量的电池。这需要花费时间,并且另一种解决方案是将整个电池供电的扫描设备替换为充满电的电池供电的扫描设备。当然,该解决方案在成本方面不是最佳的。
针对非优选情况的另一种解决方案可以是通过将电力电缆插入扫描设备来为扫描设备供电,例如,通过插入到扫描设备的电源插座中的电力电缆为扫描设备供电。
为扫描设备供电的另一种方式可以是例如通过USB连接供电。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可以将带有USB插头的USB电缆插入扫描设备上的USB插槽。USB插槽通常用于带有集成电池(即设备内置电池)的设备上。因此,众所周知,具有USB插槽的设备可以通过连接到例如与计算机连接的USB电缆的USB插头来供电。可替代地,这种具有USB插槽的设备可以通过连接到例如与移动电源连接的USB电缆的USB插头来供电。
带有集成电池和USB插槽的智能手机就是带有集成电池的设备的示例。
在带有集成电池的设备中,来自给定电源的电力会通过集成电池进行传输,从而为设备充电。
用集成电池给设备供电有几个问题。
例如,集成电池占据了扫描设备中的空间,从而使扫描设备变得笨重。此外,当扫描设备以电缆供电的方式进行操作时,集成电池给扫描设备增加了不必要的重量。集成电池的充电时间很繁琐,因为无法轻松简单地更换已耗尽的电池。更进一步地,用作集成电池的广泛使用的锂离子电池技术会带来安全隐患,例如温度失控的风险,例如在运输过程中,温度失控会引起爆炸或火灾。最后但并非最不重要的一点是,集成电池会增加扫描设备的附加成本。
此外,具有集成电池和标准USB插槽的设备(例如扫描设备)也存在另一个问题。由于USB电缆可以连接到消费级设备,因此无法提供医疗安全标准所要求的高压隔离,因此使用通过标准USB插槽的USB连接为扫描设备供电会带来有害的危险。US 2013/0203010中描述了用于获取口腔内2D图像的USB有线设备。
而且,扫描设备上的USB插槽可能是例如电源插座的附加插槽,这可能会增加扫描设备的材料、重量和成本。此外,USB插槽可能会在扫描仪外壳中造成不必要的空腔,可能难以清洁,并可能导致卫生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3形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3形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779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