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冷却风力涡轮机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75309.8 | 申请日: | 2019-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672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9 |
发明(设计)人: | M·斯塔格宏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维斯塔斯风力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D80/60 | 分类号: | F03D80/6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赵鹏;王小东 |
地址: | 丹麦奥***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却 风力 涡轮机 方法 | ||
一种冷却风力涡轮机的方法。冷却系统在第一时段内以第一设定点温度工作以冷却所述风力涡轮机。该方法包括在所述第一时段内测量所述风力涡轮机的温度以获得温度测量值;将所述温度测量值中的每一个温度测量值划归到一温度范围,其中所述温度范围中的一个或多个温度范围是临界温度范围;以及对于每个临界温度范围,将指示被划归到所述临界温度范围的多个所述温度测量值的参数与阈值对比;基于一次或多次所述对比来选择第二设定点温度;以及使所述冷却系统在第二时段内以所述第二设定点温度工作。还公开了一种等效方法,其中基于一次或多次所述对比来改变所述风力涡轮机的功率设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却风力涡轮机或使风力涡轮机工作的方法和相关设备。
背景技术
传统风力涡轮机的温度可由冷却系统控制。期望冷却系统具有低容量(减少资本支出),和/或以低速率驱动冷却系统(减少操作支出),和/或使风力涡轮机以高功率设定工作(以产生更多功率)而不产生过高的温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冷却风力涡轮机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使冷却系统在第一时段内以第一设定点温度工作以冷却所述风力涡轮机;在所述第一时段内测量所述风力涡轮机的温度以获得温度测量值;将所述温度测量值中的每一个温度测量值划归到一温度范围,其中所述温度范围中的一个或多个温度范围是临界温度范围;对于每个临界温度范围,将指示被划归到所述临界温度范围的多个所述温度测量值的参数与阈值对比;基于一次或多次所述对比选择第二设定点温度;以及使所述冷却系统在第二时段内以所述第二设定点温度工作。如果对于每个临界温度范围,所述参数小于所述阈值,则所述第二设定点温度被选择为高于所述第一设定点温度;并且如果对于至少一个临界温度范围,所述参数高于所述阈值,则所述第二设定点温度被选择为低于所述第一设定点温度。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基于温度测量值改变冷却系统的设定点温度。这使得冷却系统能够以低速率(与高设定点温度相关联)被驱动,但是使用阈值来防止过高的温度。
通常,设定点温度确定冷却系统的元件(例如风扇)冷却风力涡轮机的冷却效果,较高的设定点温度提供较低的冷却效果。
通常,冷却系统将设定点温度与温度测量值对比,并在第一时段内相应地冷却风力涡轮机,例如基于反馈控制回路或其它控制过程。
通常,风力涡轮机包括机舱,冷却系统冷却机舱,并且温度测量值指示机舱的温度。替代地,冷却系统可冷却风力涡轮机的另一部件,例如塔架。
第二设定点温度可与第一设定点温度相差预定量。替代地,第二设定点温度可与第一设定点温度相差一个量,该量是基于所述参数与对于所述临界范围中的至少一个临界范围的阈值之间的间隙而衡量的。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使风力涡轮机工作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使所述风力涡轮机在第一时段内以第一功率设定工作以产生功率;在所述第一时段内测量所述风力涡轮机的温度以获得温度测量值;将所述温度测量值中的每一个温度测量值划归到一温度范围,其中所述温度范围中的一个或多个温度范围是临界温度范围;对于每个临界温度范围,将指示被划归到所述临界温度范围的多个所述温度测量值的参数与阈值对比;基于一次或多次所述对比选择第二功率设定;以及使所述风力涡轮机在第二时段内以所述第二功率设定工作。如果对于每个临界温度范围,所述参数低于所述阈值,则所述第二功率设定被选择为高于所述第一功率设定;并且如果对于所述临界温度范围中的至少一个临界温度范围,所述参数大于所述阈值,则所述第二功率设定被选择为低于所述第一功率设定。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基于温度测量值改变风力涡轮机的功率设定。这使得风力涡轮机能够产生高功率(与高功率设定相关联),但是使用阈值来防止过高的温度。
以下说明适用于本发明的两个方面。
温度范围中的一个或多个温度范围是临界温度范围。温度范围中的一些温度范围可以不是临界温度范围,或者所有温度范围可以是临界温度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维斯塔斯风力系统有限公司,未经维斯塔斯风力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7530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