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控制车辆自动-启停系统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72621.1 | 申请日: | 2019-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696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J·埃克伦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吉利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W10/06 | 分类号: | B60W10/06;B60W30/18;B60W40/10;B60W50/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易咏梅;李立行 |
地址: |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控制 车辆 自动 系统 方法 | ||
提供了一种用于控制车辆(50)的自动‑启停系统(51)的方法、一种用于执行这种方法的计算机程序、以及用于控制自动‑启停系统(51)的一种车辆(50)及其控制单元(52)。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00,100’)向车辆(50)的操作员发送消息,请求操作员执行动作,以使得能够激活自动‑启停系统(51)的自动‑启停功能;(200)检查这种所请求的动作是否已经得到执行;以及(300)使得能够激活自动‑启停功能。根据这种方法,车辆(50)的操作者能够选择何时应当使用该自动‑启停功能,从而能够减少不期望的停车。这转而又能够减少燃油消耗,减少排放,并且改善交通流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控制车辆自动-启停系统的方法。另外,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控制自动-启停系统的控制单元。
背景技术
车辆的自动-启停系统通常用于通过缩短发动机的怠速时间来减少内燃机的燃油消耗和排放。如果满足某些预定条件,系统将自动停止发动机运转及启动发动机。通常,当预测车辆将静止较长时间时,使发动机停止工作。例如,当车辆在红绿灯处等待或者车辆在交通堵塞状态中经常停车时,使发动机停止工作。
然而,这种自动-启停系统的有效性取决于交通状况。车辆实际保持静止的时间将对系统的有效性产生很大影响。如果系统经常停止工作和启动,不仅排放量会增加,而且在驾驶员请求加速时动力响应会延迟,因而会让驾驶员感到恼火。此外,大量反复的停止和启动将导致诸如蓄电池、起动电机的多个部件磨损加剧,并且将对发动机的润滑产生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控制车辆的自动-启停系统的方法,通过该方法可以改进该系统的使用。
该目的通过一种用于控制车辆的自动-启停系统的方法实现,其中,该方法包括向车辆的操作员发送消息,请求操作员执行操作,以使得能够激活自动-启停系统的自动停止-启动功能,如果所请求的动作被识别为已经得到执行,则使得能够激活自动停止-启动功能。
自动-启停功能是一种适当的功能,其包括在满足某些条件的情况下关闭车辆发动机的步骤。
本发明基于这样一种见解,即通过这种方法,操作员或驾驶员能够选择何时应当使用自动-启停功能,使得能够由系统关闭发动机。由此,可以减少不期望的停车,例如在非常慢地移动的交通状况中由检测遗漏和中间发动机停止工作而引起的停车。这转而又能够减少燃油消耗,减少排放,并且改善交通流动性。
应当强调的是,自动-启停功能的执行适当地与通常应用于自动-启停功能的一个或多个其他条件相关联。因此,通过执行所请求的动作,操作员能够满足使得能够激活自动停止-启动功能的一个条件,但是仍然可以通过未得到满足的其他条件阻止这一功能的执行。
该方法优选地包括如果自动-启停系统处于已激活状态则发送消息的步骤。通常可以关闭自动-启停系统,而以有利的方式不提供自动-启停功能,以便在关闭发动机的情况下不使用自动-启停系统功能。通过本发明,因为仍然可以选择何时应当使用自动-启停功能,因而操作员能够更倾向于保持自动-启停系统被激活。
可通过在车辆显示器上显示信息,诸如文本或图片,能够向操作员提供信息。另一种使得操作员意识到执行任何使得能够激活自动-启停功能的方法的动作是通过车辆的扬声器发出声音。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该方法包括测量车辆速度的步骤,以及如果所测得的车辆速度低于阈值,则向操作员发送消息,优选地如果车辆已停车,则发送消息。由此,用于发送消息的时间点可以更接近于期望使用自动-启停功能的情况,从而避免在不相关时发送这种消息。
根据另一实施方式,该方法包括请求操作员以预定方式操作车辆以使得能够激活自动停止-启动功能的步骤。尽管操作员执行的操作可能是例如通过语音控制设备指示系统,但例如将变速杆置于空档或施加一定的制动压力的对于车辆的操作通常是有利的,因为这种操作可以同时满足执行该功能的其他条件和/或与在使用自动-启停功能的情况下的正常驾驶行为相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吉利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吉利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726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