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串行总线系统的用户站和用于在串行总线系统中防操纵地传输数据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70147.9 | 申请日: | 2019-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131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A·萨克特;H·福尔曼;T·洛伦兹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9/34 | 分类号: | H04L9/34;H04L12/4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刘晗曦;刘春元 |
地址: | 德国斯***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串行 总线 系统 用户 操纵 传输 数据 方法 | ||
提供一种用于串行总线系统(1)的用户站(10;20;30;40)以及一种用于在串行总线系统(1)中防操纵地传输数据的方法。用户站(10;20;30;40)包括通信控制装置(16;26;36;46),用于创建应串行地经由总线线路(3)发送给总线系统(1)的至少一个其他用户站(20;30;40;10)的消息(4;5;M1,M2至Mn),和/或用于读取已从总线线路(3)串行地接收的消息(4;5;M1,M2至Mn),其中通信控制装置(16;26;36;46)被构型用于使用预定的通信规则(7)以创建和/或读取消息(4;5;M1,M2至Mn),以及其中所述通信控制装置(16;26;36;46)被构型用于当出现预定的触发器(70)时,使用至少一个与所述预定的通信规则(7)不同的用于创建和/或读取消息(4;5;M1,M2至Mn)的规则(8)以创建和/或读取所述消息(4;5;M1,M2至M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串行总线系统的用户站和一种用于在串行总线系统中防操纵地传输数据的方法。
背景技术
如果应该在串行总线系统的用户站之间传输数据,则总线系统的用户站以时间上相继的位对数据进行编码。然后,将所述位作为消息根据预定的通信协议相继发送到总线上,并且经由总线进行传输。通信协议确定:在消息的哪个位置处对哪些数据或位进行编码。在有线总线系统情况下,至少一个线路被用作用于在用户站之间传输数据的传输介质。
例如,已知具有位仲裁的串行通信协议,例如经典CAN和CAN FD,其根据ISO11898-2作为两个不同的位电平使用隐性总线电平和显性总线电平。在仲裁时,在总线系统中的发送方之间根据消息的标识符来协定:哪个发送方必须在下一通信阶段中停止发送,并且对于进行中的消息的剩余部分仅必须仍充当接收方,以及哪个发送方可以在下一通信阶段中接下来无损地发送其数据。
在当今的交通工具、诸如机动车、载重汽车等中,使用总线系统,所述总线系统使用前述通信协议。
有问题的是,在已知CAN矩阵情况下每个有CAN能力的电子单元都能够模拟具有正确标识符和正确校验和的CAN消息,所述校验和根据循环冗余校验(CRC =CyclicRedundancy Check)被创建。 CAN消息的接收方不能区分:信息是由为其设置的控制单元、尤其是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电子控制单元)发送的还是从经加装的有CAN能力的(外来)电子单元发送的。此外,发送方不能识别出:其他单元、诸如经加装的有CAN能力的(外来)电子单元发送相同的消息,但是其在数据字段中具有其他内容。因此,可以通过未经授权地干预CAN通信由此操纵交通工具的总线系统的用户站或一个或多个控制设备的行为。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解决前述问题的用于串行总线系统的用户站和用于在串行总线系统中防操纵地传输数据的方法。尤其是应该提供一种用于串行总线系统的用户站和一种用于在串行总线系统中防操纵地传输数据的方法,其中使得对尤其是作为交通工具的控制设备的功能的一个或多个用户站的功能部分的行为的操纵至少变得困难或不可能。
该任务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用于串行总线系统的用户站解决。该用户站具有通信控制装置,用于创建应串行地经由总线线路被发送给总线系统的至少一个其他用户站的消息;和/或用于读取已从总线线路串行地接收的消息,其中通信控制装置被构型用于使用预定的通信规则以创建和/或读取消息,并且其中通信控制装置被构型用于,当出现预定的触发器(Trigger)时,使用至少一个与预定的通信规则不同的用于创建和/或读取消息的规则以创建和/或读取消息。
所述用户站能够实现:使得在要串行地传输的帧(Frame)中的数据字段和/或帧标识符(尤其是CAN ID)的迄今固定的静态分配是能够动态改变的。因此,对这样的帧进行的简单“窃听”和操纵不再是容易实现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未经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7014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