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角接触球轴承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67773.2 | 申请日: | 2019-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678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0 |
发明(设计)人: | 岩崎和巳;胜野美昭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C19/16 | 分类号: | F16C19/16;F16C33/38;F16C33/66 |
代理公司: | 北京奉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4 | 代理人: | 邹轶鲛;邵佳元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触 球轴承 | ||
保持架(14)具备:一对圆环部(15、16);以及将该一对圆环部(15、16)在轴向连结且在圆周方向上以规定的间隔配置的多个柱部(17)。兜孔(20)的内径侧开口部(21)处,保持架内径在兜孔(20)的整周上相等,在将内径侧开口部(21)处的保持架内径的1/2设为B,将保持架(14)的径向引导间隙的直径间隙设为ΔL,将滚珠(13)的节圆直径设为PCD,将兜孔(20)的内径侧开口部(21)的直径设为Dp、且A=Bcosθ、θ=sin‑1{(Dp/2)/B}时,满足:B+ΔL/2>PCD/2且PCD/2>A+ΔL/2。由此,提供能够抑制保持架声的具备外圈引导方式的保持架的角接触球轴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角接触球轴承,更详细而言,涉及能够在机床的主轴装置、马达应用的具备外圈引导方式的保持架的角接触球轴承。
背景技术
在机床的主轴中,角接触球轴承被广泛使用。作为在角接触球轴承中使用的保持架,已知有外圈引导方式的保持架、内圈引导方式的保持架、滚珠引导方式的保持架。其中,在高速旋转中使用的角接触球轴承中,大多使用通过离心力使润滑剂向外径侧流动以使润滑性良好的外圈引导方式的保持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5795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欲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此,在组装有外圈引导方式的保持架的角接触球轴承中,由于滚珠滚动的内圈轨道面与外圈轨道面的形状误差、滚珠自身的形状误差、或者轴承的内圈与外圈的中心轴的偏心、倾斜等,而在每个滚珠产生微小的延迟、提前,使得滚珠与保持架兜孔的内表面接触。
图6的(b)表示外圈引导方式的所谓的脱模型保持架的兜孔的内表面与滚珠接触时的示意图。在该情况下,当滚珠13的赤道部13a与保持架14的兜孔内表面接触时,在保持架14产生摩擦力Fr。
因此,保持架在摩擦力Fr的方向即径向上自激振动,有时会产生被称为保持架声的噪声。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外圈引导方式的保持架的角接触球轴承,能够抑制由保持架的兜孔内表面与滚珠的接触导致的保持架的自激振动所引起的保持架声。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下述的结构来实现。
(1)一种角接触球轴承,具备:外圈,所述外圈在内周面具有外圈滚道面;内圈,所述内圈在外周面具有内圈滚道面;多个滚珠,所述多个滚珠具有规定的接触角且被滚动自如地配置在所述外圈滚道面和所述内圈滚道面之间;以及保持架,所述保持架为外圈引导方式且具有兜孔,所述兜孔将所述多个滚珠滚动自如地保持,所述角接触球轴承的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架具备:一对圆环部;以及多个柱部,所述多个柱部将该一对圆环部在轴向上连结,且所述多个柱部在圆周方向上以规定的间隔配置;
在所述兜孔的内径侧开口部,保持架内径在所述兜孔的整周上相等,
在将所述内径侧开口部处的保持架内径的1/2设为B,将所述保持架的径向引导间隙的直径间隙设为ΔL,将所述滚珠的节圆直径设为PCD,将所述兜孔的内径侧开口部的直径设为Dp、且A=Bcosθ、θ=sin-1{(Dp/2)/B}时,满足:
B+ΔL/2>PCD/2,且PCD/2>A+ΔL/2。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角接触球轴承,外圈引导方式的保持架被稳定地旋转驱动,并且能够抑制由该保持架产生的保持架声。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精工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精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677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