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丙烯酸类树脂膜有效
| 申请号: | 201980065760.1 | 申请日: | 2019-10-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231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9 |
| 发明(设计)人: | 小寺纯平;桥爪透;坂本滋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可乐丽 |
| 主分类号: | C08J5/18 | 分类号: | C08J5/18;B32B27/00;B32B27/18;B32B27/20;B32B27/30;C08F265/06;C08K5/3492;C08L33/10;C08L55/00 |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满凤;金龙河 |
| 地址: | 日本冈山***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丙烯酸 树脂 | ||
一种丙烯酸类树脂膜,其含有包含由热塑性聚合物(III)构成的外层和与该外层接触并被包覆的交联弹性体层的丙烯酸类多层聚合物(A)、含有99质量%以上的甲基丙烯酸甲酯单元并且重均分子量为50000以上且200000以下的甲基丙烯酸类树脂(B)以及具有羟基苯基三嗪骨架的紫外线吸收剂(C),紫外线吸收剂(C)的含量相对于丙烯酸类多层聚合物(A)与甲基丙烯酸类树脂(B)的合计量为0.1~1.5质量%,交联弹性体层具有由交联橡胶聚合物(II)构成的中间层和由交联聚合物(I)构成并且与中间层接触并被包覆的内层,交联弹性体层的平均直径为120nm以下,并且膜中的丙酮不溶成分的量为35~55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丙烯酸类树脂膜。更详细地说,本发明涉及耐候性、加工性和成形稳定性优良的、适合用于装饰或用于建筑材料的丙烯酸类树脂膜。
背景技术
作为用于装饰、用于建筑材料的树脂膜,例如使用表面具有光泽的光泽样外观的热塑性树脂膜、表面无光泽的无光泽样(消光)外观的热塑性树脂膜。另外,有时在树脂膜的至少一面上实施印刷、层叠不同种类的热塑性树脂膜或热固性树脂膜、或者通过胶粘剂层贴合金属钢板等。用于装饰、用于建筑材料的树脂膜在被装饰物、建筑物中大多在十几年至几十年的长时间内持续使用。在此期间,树脂膜会发生变色、开裂、白浊、表面损伤、剥离等。因此,对于用于装饰、用于建筑材料的树脂膜,要求高耐候性。
已提出了各种丙烯酸类树脂膜。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装饰膜,其为适合与金属基材胶粘的装饰膜,其包含具有第1面和与所述第1面相对的第2面的在可见光区域透明的膜层、以及配置在所述第2面上的在可见光区域透明的压敏胶粘层,所述膜层包含选自由苯并三唑类紫外线吸收剂、羟基苯基三嗪类紫外线吸收剂和二苯甲酮类紫外线吸收剂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紫外线吸收剂,所述膜层在波长280nm~380nm下的平均透射率为1.5%以下,所述压敏胶粘层包含(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所述(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具有能够与由所述金属基材产生的金属离子形成金属络合物的氨基。
专利文献2公开了一种偏振片保护膜,其由具有110℃以上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构成,所述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含有热塑性丙烯酸类树脂和分子量为700以上的紫外线吸收剂。作为所述紫外线吸收剂,公开了具有羟基苯基三嗪骨架的紫外线吸收剂。
专利文献3公开了一种膜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如下工序:将丙烯酸类热塑性树脂加热熔融后,从T型模头中排出,由第一橡胶辊和第二橡胶辊夹持并进行加压,所述丙烯酸类热塑性树脂通过相对于粒径为0.05~0.25μm的丙烯酸类多层聚合物粒子(A)100质量份配合1~600质量份的丙烯酸类热塑性聚合物(B)而得到,所述丙烯酸类多层聚合物粒子(A)为由第1层、第2层和第3层构成的三层结构聚合物,所述第1层为由30~98.99质量%的甲基丙烯酸甲酯单元、1~70质量%的具有碳原子数1~8的烷基的丙烯酸烷基酯单元以及0.01~2质量%的多官能单体单元构成的交联聚合物层,所述第2层为由70~99.9质量%的具有碳原子数1~8的烷基的丙烯酸烷基酯单元、0~30质量%的甲基丙烯酸甲酯单元以及0.1~5质量%的多官能单体单元构成的交联弹性聚合物层,所述第3层为由80~99质量%的甲基丙烯酸甲酯单元以及1~20质量%的具有碳原子数1~8的烷基的丙烯酸烷基酯单元构成的硬质热塑性聚合物层,所述丙烯酸类热塑性聚合物(B)由80质量%以上的甲基丙烯酸甲酯单元和20质量%以下的能够与其共聚的乙烯基类单体单元构成、且特性粘度为0.3~1.0dl/g。专利文献3中例示了羟基苯基三嗪类紫外线吸收剂作为任选成分。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822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1-227530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7-21381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可乐丽,未经株式会社可乐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6576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