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汽车用电池外壳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61290.1 | 申请日: | 2019-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404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金度亨;崔贤镇;金权泽;吴爱莉;郑粲澔;徐河姃;李殷国;金熙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金华奥斯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50/249 | 分类号: | H01M50/249;H01M50/244;H01M50/258;H01M10/6556;H01M10/625;H01M10/613;B32B7/12;B32B1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姜虎;陈英俊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汽车 用电 外壳 | ||
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电动汽车用电池外壳包括:支撑部,用于安置电池模块并对其进行支撑,包括从边缘部向上方延长形成的侧壁部;内部框架,通过结合于上述支撑部的上表面而对电池模块的安置部进行划分;以及外部框架,结合于上述支撑部的外侧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用电池外壳。
背景技术
最近,随着环境问题成为主要问题,汽车产业也正在发生重大的变化。全球范围内对汽车燃油效率的法规正在变得越来越严格,因此汽车产业正在开发用于实现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以及汽车部件的轻量化的技术,而且实际上已经得到了商用化。
尤其是,与电动汽车部件的用于轻量化的技术开发相关,需要对用于支撑电动汽车电池的电池外壳变更材料,而且为了提升其生产性以及耐久性,需要变更各个部件之间的结合结构。
即,因为基于现有技术的电池外壳由金属材料制成,所以存在车体的重量增加的问题。此外,在为了减少车体的重量而由铝材料制造电池外壳的情况下,在构成电池外壳的部件之间的组装工艺中通过诸如焊接等方式实现,因此会导致成本增加的问题。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一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通过形成冷却流路而在确保其导热性的同时实现轻量化的电动汽车用电池外壳。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通过各个部件之间的简单的结合结构而提升其生产性的电动汽车用电池外壳。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通过坚固的组装结构确保其耐久性,并通过多层结构,即使是受到外力,也能保持电池模块的稳定性的电动汽车用电池外壳。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在满足机械性能的同时减少其整体重量的电动汽车用电池外壳。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安装电池模块时电池外壳内外部之间的水密性优秀的电动汽车用电池外壳。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在实现轻量化的同时安全且坚固地保护电池外壳,而且可以在发生破损时易于部分更换的电动汽车用电池外壳。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通过利用2种纤维增强塑料复合材料以一体注塑成型的方式形成电池外壳的支撑层,并通过将紧固部件与支撑层一起注塑成型而将结合部件结合于支撑层,由此提升其坚固性以及生产性的电动汽车用电池外壳。
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电动汽车用电池外壳包括:支撑部,用于安置电池模块并对其进行支撑,包括从边缘部向上方延长形成的侧壁部;内部框架,通过结合于上述支撑部的上表面而对电池模块的安置部进行划分;以及外部框架,结合于上述支撑部的外侧面。
上述支撑部可以是在上表面形成有凹凸形状的冷却流路的冷却块。
上述内部框架与上述外部框架可配置成中间隔着上述冷却块的侧壁部彼此隔开。
上述冷却块可以由纤维增强塑料复合材料制成,上述内部框架以及上述外部框架可以由与上述冷却块不同的材料制成。
在上述内部框架与上述冷却块之间可结合有散热板。
凹凸形状的上述散热板与上述内部框架可通过粘接剂结合,上述散热板与上述冷却块可通过粘接剂结合,上述冷却块与上述外部框架可通过粘接剂结合。
上述内部框架可结合于上述冷却块的侧壁部的内侧,上述外部框架可结合于上述冷却块的侧壁部的外侧。
上述冷却块可以在内侧进一步包括用于通过形成于上述散热板的紧固孔紧固到上述内部框架的紧固孔。
上述冷却块可以进一步包括在上述紧固孔的周围向上方凸出形成的垫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金华奥斯株式会社,未经乐金华奥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612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