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醚化合物和气体分离膜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60305.2 | 申请日: | 2019-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032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发明(设计)人: | 早野重孝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瑞翁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G65/333 | 分类号: | C08G65/333;B01D53/22;B01D71/52 |
代理公司: | 北京柏杉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3 | 代理人: | 邵秋雨;刘继富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化合物 气体 分离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聚醚化合物,其具有阳离子性基团和两个以上的聚合物主链末端基团,聚合物主链末端基团全部为羟基和叠氮基中的任一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醚化合物和气体分离膜。
背景技术
具有阳离子性基团的聚醚化合物由于具有离子传导性,所以在例如二次电池、燃料电池、色素敏化太阳能电池、调节器等电化学装置中用作赋予电极间的离子传导性的电解质,这一点已为人知。
由具有阳离子性基团的聚醚化合物形成的离子传导膜在通常的使用环境下有时形状稳定性差。因此,在专利文献1中,作为能够形成形状保持性优异的离子传导膜的离子传导性组合物,提出了相对于100重量份的具有阳离子性基团的聚醚化合物以3重量份以上的比例含有碱金属盐的离子传导性组合物。
在此,作为具有阳离子性基团的聚醚化合物的制造方法,如专利文献1所述,已知如下的方法:在通过以下的(A)或(B)的方法得到基础聚合物(base polymer,不具有阳离子性基团的聚醚化合物)后,使得到的基础聚合物与咪唑化合物等胺化合物反应,由此将基础聚合物中构成表卤醇单体单元的卤素基变换为卤化基团,进一步根据需要,对构成卤化基团的卤化物离子进行阴离子交换反应。
(A)作为催化剂,在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包含含有元素周期表第15族或第16族的原子的化合物的盐和所含有的烷基全部为直链状烷基的三烷基铝而成的催化剂的存在下,将至少包含表氯醇、表溴醇、表碘醇等表卤醇的含有环氧乙烷单体的单体进行开环聚合,由此得到基础聚合物的方法。
(B)在专利文献3所公开的使三异丁基铝与磷酸和三乙胺反应得到的催化剂的存在下,将至少包含表氯醇、表溴醇、表碘醇等表卤醇的含有环氧乙烷单体的单体进行开环聚合,由此得到基础聚合物的方法。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629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0-53217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公昭46-2753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这些制造方法中,由于在化合物的一端导入来自催化剂的末端基团、在化合物的另一端导入来自聚合终止剂的末端基团,所以存在如下的问题:想要导入的末端基团的种类有限制、或者难以在两末端导入相同种类的末端基团。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使聚合物主链末端与其它聚合物具有的官能团反应,提供能够固定在其它聚合物上的聚醚化合物。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人尝试使用具有阳离子性基团的聚醚化合物制作气体分离膜,然而明确了由具有阳离子性基团的聚醚化合物得到的膜不一定形状保持性优异,其本身也不易用作气体分离膜。因此,本发明人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尝试通过将具有阳离子性基团的聚醚化合物固定在其它聚合物上来使用以解决形状保持性差的问题。然而,由于现有的具有阳离子性基团的聚醚化合物不易固定在其它聚合物上,所以得到了具有新型结构的具有阳离子性基团的聚醚化合物。本发明是作为这样的研究的结果完成的发明。
即,根据本发明,可提供一种聚醚化合物,其具有阳离子性基团和两个以上的聚合物主链末端基团,聚合物主链末端基团全部为羟基和叠氮基中的任一种。
在本发明的聚醚化合物中,优选聚合物主链末端基团全部为羟基或者聚合物主链末端基团全部为叠氮基。
本发明的聚醚化合物可以在聚合物主链中含有来自多官能化合物的连结基团。
本发明的聚醚化合物优选含有具有阳离子性基团的环氧乙烷单体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瑞翁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瑞翁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603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转向柱和线控转向系统
- 下一篇:制冰机用蒸发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