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温水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58815.6 | 申请日: | 2019-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033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发明(设计)人: | 塩津直哉;今藤正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能率 |
主分类号: | F24H9/00 | 分类号: | F24H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杨贝贝;臧建明 |
地址: | 日本兵库县神***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温水 装置 | ||
温水装置WH包括:热交换器H2,具有用来供给加热用气体的壳体5及收容于所述壳体5内的传热管6a;以及整流板4,配置于传热管6a的加热用气体流动方向下游侧,并且设置有多个通气孔40,传热管6a包括沿与加热用气体流动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并接近整流板4的多个管体部60a,多个通气孔40为相对于多个管体部60a在加热用气体流动方向上重叠的配置。根据此种结构,所述加热用气体绕入至各管体部60a的加热用气体流动方向下游侧而有效地作用于各管体部60a,使来自所述加热用气体的利用传热管6a的热回收量增多,热效率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利用传热管从燃烧气体等加热用气体进行热回收来生成温水的温水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温水装置的具体例,有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中所记载的装置。
这些文献中所记载的温水装置包括:热交换器,在壳体内配置有用于从由燃烧器产生的燃烧气体进行热回收来进行热水加热的传热管;以及整流板,配置于所述热交换器的燃烧气体流动方向下游侧。所述整流板具有堵塞所述热交换器的燃烧气体流动方向下游侧的板状的本体部,并且在所述本体部设置有用于使燃烧气体通过的多个通气孔。所述整流板有助于使燃烧气体流通路径的通气阻力适度,防止例如所述燃烧器的强燃烧时的振动燃烧。另外,所述整流板也有助于在燃烧气体通过所述热交换器时,消除燃烧气体较大地偏向所述热交换器的宽度方向的单侧地流动,使燃烧气体对所述传热管的各部的作用程度均匀化。
但是,在所述现有技术中,如下所述那样尚存在应改善的余地。
在所述温水装置中,要求利用所述传热管使来自燃烧气体的热回收量增多,尽可能提高热效率。另一方面,所述整流板是以产生适度的通气阻力、及抑制燃烧气体流动的偏移等为目的而使用,在所述现有技术中,几乎未考虑设置于所述整流板的多个通气孔与传热管的相对位置关系。因此,所述整流板与所述传热管成为如图9所示的关系。
在图9所示的结构中,整流板4e接近传热管6e并位于其下方。最下端的管体部60e与整流板4e的多个通气孔40e在左右宽度方向上相互位置错开。在此种结构中,若燃烧气体相对于最下端的管体部60e从其上方向下行进,则所述燃烧气体在通过管体部60e的配置部位时,在保持左右分支的状态下朝向两个通气孔40e流动。如此,燃烧气体不有效地作用于管体部60e的下表面部Sa(燃烧气体流动方向下游侧的部分)。因此,从使热回收量增多、提高热效率的观点来看,尚存在改善的余地。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7-20727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18-10948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消除或抑制所述不良状况的温水装置。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为了解决所述问题,本发明中采用了下述技术手段。
由本发明提供的温水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热交换器,具有用来供给加热用气体的壳体、及收纳于所述壳体内的至少一个传热管;以及整流板,配置于所述传热管的加热用气体流动方向下游侧,并且设置有多个通气孔,所述多个通气孔能够使通过了所述传热管的配置区域的加热用气体朝向所述热交换器的后段的设备或构件行进,所述传热管包括沿与加热用气体流动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并接近所述整流板的多个管体部,所述多个通气孔设置成相对于所述多个管体部在加热用气体流动方向上重叠的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能率,未经株式会社能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588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薄膜形成方法
- 下一篇:用于在移动设备之间进行监视或跟踪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