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铁路网上的装载系统和运输轮式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58044.0 | 申请日: | 2019-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545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安东尼奥·卢西萨诺;弗朗切斯科·卢西萨诺;毛里齐奥·卢西萨诺 | 申请(专利权)人: | 数据处理咨询软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3/18 | 分类号: | B61D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史云聪 |
地址: | 意大利雷焦***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铁路 网上 装载 系统 运输 轮式 车辆 | ||
一种用于在铁路网轮式车辆上装载和运输的系统(100),该铁路网轮式车辆包括配备有驱动器(51)和半挂车(52)的一个铰接式车辆(50),该系统(100)包括:计算机化系统,该计算机化系统被配置为放置在铁路网的站台中;至少一个升降机拖车(101),该至少一个升降机拖车(101)与铁路站计算机化系统接合;至少一个运载机拖车(102);以及可运输道路基础设施(103)。升降机拖车(101)包括:平台(101a);线性结构(101d),平台(101a)在下方耦接到线性结构(101d);提升结构(101e);电子控制系统(123);以及辅助系统。运载机拖车(102)包括配备有两个轮系统(102aa)的线性结构,在两个轮系统(102aa)之间包括装载平台(102a);负载传感器;用于辅助铰接式车辆(50)或单个驱动器(51)的装载和卸载操作和处理的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铁路网上的装载系统和运输轮式车辆。
特别地,本发明涉及在铁路网上的装载系统和运输轮式车辆,并且特别是铰接式半挂车,该类型的铰接式半挂车可以集成到“智能管理系统”中,其含义是在最后归因于参考在转让给同一申请人的意大利专利号0001416154中描述的具有列车的自动组合的轨道运输系统的拖车。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为了将铁路拖车从工厂运输到递送目的地,或者,相反地,通过在工厂交货地点中挑选没有连接至轨道网的货车,有必要给在配备有由牵引车拉动的轮子的特殊车辆上的拖车充电,直到到达目的地的轨道递送站台或提货站台。
已经尝试通过使用桥式起重机将铰接式货运汽车的半挂车装载在铁路站台中的锁定列车上、将它们从顶部装载在“少数”拖车上来克服这种转移方法的过高成本。然而,这种解决方案仅在处理大量半挂车的端口上是有竞争力的,因为基础设施具有非常高的成本。因此,在可接受的成本下,仅可以连接几个停靠站。
另一种已知的解决方案是所谓的“滚动高速公路”,包括从一系列轮式车辆开始顺序地装载整个列车。然而,这个过程的先决条件是,除了连接仅在两个点(出发点和到达点)之间的约束之外,车辆的驾驶员还必须与相同的列车同行。
还已经尝试通过设计能够利用这两种模式移动的自主混合轨道/轮式车辆来克服这个问题。然而,这些已知的车辆是具有非常特定功能的特定驱动器。因此,这些不适合于进行长途旅行,或者可以被适配成用作货物运输的系统。此外,这些已知的车辆不适合自身与交换信息的“智能”系统或车辆交互,例如,由于计算机化系统的存在,能够在轨道网上独立地移动和/或自动接合或解开,诸如那些存在于同一申请人的上述专利的“智能”拖车等。
在意大利专利申请号UB2016A001791中已经报道了这个问题的一种解决方案,其描述了一种能够在道路网上或在铁路网上双向循环的运输车辆,该运输车辆包括:-地板,该地板在底部配备有第一后轨轮系统和第二前轨轮系统和至少一对后橡胶轮;-交换系统,该交换系统根据道路或铁路交通所需的车轮类型在后轨轮和前轨轮与后橡胶轮的位置之间;以及-计算机化系统,该计算机化系统被配置成在铁路循环的配置中自动管理运输车辆的移动,并且执行与钩挂运输装置的铰接式车辆的牵引车的耦接;其中,该交换系统包括多个可移动的机械元件,多个可移动的机械元件在第一端部处以旋转的方式连接至放置在该地板下方的多个钩挂托架上并且在第二端部处连接至多个轴线上,后橡胶轮对应地围绕该轴线是可旋转的。活动机械元件被配置成由计算机系统经由致动器系统自动控制。
然而,这种解决方案遭受以下问题:轨道和道路循环系统两者以及智能拖车的其他部件(像电池)的车载存在使车辆过载,特别是在道路循环过程中,从而降低净负载。此外,从道路到轨道模式的转换在正确地管理轨道上的对准操纵时可能存在操作困难。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数据处理咨询软件有限公司,未经数据处理咨询软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580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