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双向运行的适配器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56801.0 | 申请日: | 2019-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973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4 |
发明(设计)人: | 迈克尔·莱布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布鲁萨超动力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7/72 | 分类号: | H02M7/72;H02M7/79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思诚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4 | 代理人: | 葛强;王刚 |
地址: | 瑞士森***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双向 运行 适配器 设备 | ||
1.一种用于电动车辆的具有三相结构的供能系统,包括:
交流电源和/或交流插座;
直流电源和/或直流蓄电池;
所述三相结构的第一相中的第一适配器设备,其中,所述第一适配器设备包括:
交流电连接,其包括第一交流触点和第二交流触点,所述第一交流触点和所述第二交流触点连接至所述交流电源和/或交流插座;
直流电连接,其包括第一直流触点和第二直流触点,所述第一直流触点和所述第二直流触点连接至所述直流电源和/或直流蓄电池;
第一电桥支路,其包括第一开关装置和第二开关装置,所述第一开关装置在第一桥点处串联连接至第二开关装置,所述第一桥点连接至所述交流电连接的第一交流触点;
第二电桥支路,其包括第三开关装置和第四开关装置,所述第三开关装置在第二桥点处串联连接至第四开关装置,所述第二桥点连接至所述交流电连接的第二交流触点;和
模式设置装置,其被设置为预先确定所述交流电连接和/或直流电连接之间的功率流的方向,其中所述第一电桥支路和所述第二电桥支路并联连接至所述直流电连接的所述第一直流触点和所述第二直流触点,并且其中所述第一电桥支路和所述第二电桥支路的每个支路包括不同类型的开关装置,所述开关装置包括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和碳化硅(SiC)二极管,或者IGBT、硅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Si-MOSFET)和SiC二极管;
所述三相结构的第二相中的第二适配器设备,其中,所述第二适配器设备包括:
第二交流电连接,其包括第三交流触点和第四交流触点,所述第三交流触点和所述第四交流触点连接至所述交流电源和/或交流插座;
第二直流电连接,其包括第三直流触点和第四直流触点,所述第三直流触点和所述第四直流触点连接至所述直流电源和/或直流蓄电池;
第三电桥支路,其包括第五开关装置和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五开关装置在第三桥点处串联连接至所述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三桥点连接至所述第二交流电连接的第三交流触点;
第四电桥支路,其包括第六开关装置和第二二极管,所述第六开关装置在第四桥点处串联连接至所述第二二极管,所述第四桥点连接至所述交流电连接的第四交流触点,其中所述第三电桥支路和所述第四电桥支路并联连接至直流电连接的第一直流触点和第二直流触点,其中第三电桥支路和第四电桥支路中的每一个的开关装置不包括IGBT:和
所述三相结构的第三相中的第三适配器设备,其中,所述第三适配器设备包括:
第三交流电连接,其包括第五交流触点和第六交流触点,所述第五交流触点和所述第六交流触点连接至所述交流电源和/或交流插座;
第三直流电连接,其包括第五直流触点和第六直流触点,所述第五直流触点和所述第六直流触点连接至所述直流电源和/或所述直流蓄电池;
第五电桥支路,其包括第七开关装置和第三二极管,所述第七开关装置在第五桥点处串联连接至所述第三二极管,所述第五桥点连接至所述第三交流电连接的第五交流触点;
第六电桥支路,其包括第八开关装置和第四二极管,所述第八开关装置在第六桥点处串联连接至所述第四二极管,第六桥点连接至所述第三交流电连接的第六交流触点,其中所述第五电桥支路和所述第六电桥支路并联连接至所述直流电连接的所述第一直流触点和所述第二直流触点,并且其中所述第五电桥支路和第六电桥支路的各自的开关装置不包括IGBT。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能系统,其中,所述模式设置装置设置用于预设直流电连接和/或交流电连接之间的功率流的方向,从而按照能够预设的模式控制所述第一开关装置、所述第二开关装置、所述第三开关装置和所述第四开关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能系统,其中,所述第一适配器设备的各电桥支路内的所述不同类型的开关装置通过其关断损耗和/或开关动作频率区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能系统,其中,所述交流电连接的所述第一交流触点和/或所述交流电连接的所述第二交流触点具有线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布鲁萨超动力公司,未经布鲁萨超动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5680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治疗线粒体功能障碍的方法
- 下一篇:抗糖-MUC1抗体及其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