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透析液混合物的间歇性、脉动配比的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55557.6 | 申请日: | 2019-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384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瓦尔德马·贾尼克;欧根·席勒;希尔维·克劳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B·布莱恩·阿维图姆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16 | 分类号: | A61M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徐金国;吴启超 |
地址: | 德国梅***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透析 混合物 间歇性 脉动 配比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产用于体外血液治疗的透析液的装置和方法,其中该装置包括:主管线,该主管线用于供水,优选为渗透水或高纯度水,在此过程中,分别经由被布置在至少一个引入点中的至少一个文丘里混合器以特定的剂量引入酸性流体和碱性流体,其中该剂量由控制和调节单元根据该水/流体混合物的至少一个化学和/或物理参数优选电导率来设定,并且该至少一个化学和/或物理参数由测量装置特别是电导率测量探针来检测,其中第一测量优选单个测量装置被布置在主管道的一段处,该段在每种情况下都位于该酸性流体的引入点的下游和该碱性流体的引入点的下游,并且该控制和调节单元以在预定时段或预定间隔内仅将该酸性流体和该碱性流体中的一种引入该主管道中的方式至少暂时控制所述酸性流体和所述碱性流体的引入,其特征在于,该碱性流体的输送和引入以及该酸性流体的输送和引入交替地发生,特别是以连续交替的方式发生(M1)。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生产透析液的方法,其中碱性组分和酸性组分交替地或至少一次以时间交错的方式以及以间歇和脉动的方式加入水中,使得由于这种类型的加入,单个电导探针足以检查要混合的透析液的组成,添加是通过通过至少一个文丘里(Venturi)混合器生成的负压来实现的。
发明背景
在体外血液治疗例如血液透析、血液滤过、血液透析滤过等中,使用一种装置来生产透析液,该装置从碱性组分水、碱性流体和酸性流体中生产所需的透析液。在对患者进行血液治疗期间,所生产的透析液行进通过透析器的透析侧腔室。经由透析器的半透膜,血液中的毒素和水通过扩散(血液透析)或扩散组合对流(血液滤过和血液透析滤过)被吸收,其中血液行进通过透析器的血液侧腔室。
在体外血液治疗期间,要治疗的患者血液在透析器中被透析液冲洗。透析液的碱性组分通常是含有碳酸氢钠(NaHCO3)的基质,而第二种组分(SK)通常是含有氯化钠(NaCl)、氯化钾(KCl)、氯化镁(MgCl2)、氯化钙(CaCl2)、葡萄糖(C6H12O6)和乙酸(CH3COOH)和/或柠檬酸(C6H8O7)的溶液。
配量泵和电导探针通常用于透析液的生产或配比。此处,探针测量使用第一个配量泵(BICLF)添加NaHCO3后的电导率。通过另一个配量泵添加酸性组分后,另一个探针测量整个透析液的电导率(ENDLF)。
利用电导率控制配比,添加的量根据测量的电导率进行控制。利用容积配比,电导探针仅用于检查目的,因为配比是直接根据配量泵输送速率进行的。然而,这需要精确了解所用组分的组成。
先前技术
通常,两个配量泵和至少两个电导探针用于产生透析液。经由第一配量泵将第一组分(碱性或酸性)添加到高纯度水中,经由第二配量泵添加第二组分(酸性或碱性)。在每种情况下,通过一个电导探针检查相应组分的添加。为了对组成进行安全相关的监测,通常还会提供第二个独立的通道和第三电导探针。旋片活塞泵和隔膜泵通常用作配量泵,其特征在于不连续的输送。
使用几个配量泵(通常是两个)和几个电导探针(通常是两到三个)来根据电导控制配比的方法混合透析液与高财务支出相关联,因为配量泵和电导探针是体外血液治疗用装置的高价部件;不仅如此,它们的使用寿命因磨损而受限。
文献DE 10 2014 109 369 A1公开了一种系统,其中酸性组分和碱性组分经由可切换阀通过负压被吸入主管线中,其中负压是通过被布置在主管线中的混合段的上游的压力控制泵组合被布置在混合段的下游的泵而生成的。以此方式,配量泵都可以省去。然而,仍需要与相对高的制造和维护成本相关联的压力控制阀,并且还需要更稳固的泵来生成负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B·布莱恩·阿维图姆股份公司,未经B·布莱恩·阿维图姆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555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