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增强新空口(NR)中的用户平面上下文管理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54024.6 | 申请日: | 2019-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678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A·西罗特金;韩载珉;杨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苹果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88/08 | 分类号: | H04W88/08;H04W76/12;H04W76/22;H04W76/27;H04W28/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汉坤律师事务所 11602 | 代理人: | 魏小薇;吴丽丽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增强 空口 nr 中的 用户 平面 上下文 管理 | ||
下一代节点B(gNB)的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基带处理器以经由E1控制平面接口将gNB中央单元控制平面实体(gNB‑CU‑CP)与gNB中央单元用户平面实体(gNB‑CU‑UP)互连,并且经由F1控制平面接口将该gNB‑CU‑CP与gNB分布式单元(gNB‑DU)互连。该一个或多个基带处理器被配置为利用gNB‑DU与gNB‑CU‑UP之间的直接F1用户平面接口来建立或修改承载上下文并传送用于特定用户设备(UE)的数据传输隧道和/或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保留状态信息,以避免中继延迟,而不是依赖于由gNB‑CU‑CP向gNB‑CU‑UP和gNB‑DU发起的多个第1类过程。该gNB可包括用于存储该承载上下文和数据传输隧道信息的存储器。
本申请要求2018年8月10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第62/717,101(代理人案卷号AB4244-Z)号的权益。所述第62/717,101号的申请据此全文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
背景技术
在第五代(5G)新空口(NR)标准中,下一代演进节点B中心单元(gNB-CU)进一步分成经由E1接口互连的控制平面实体(gNB-CU-CP)和用户平面实体(gNB-CU-UP)。连同经由F1接口(更具体地讲,F1-C或F1-AP,F1朝向gNB-CU-CP的控制平面接口,以及F1-U,F1朝向gNB-CU-UP的用户平面接口)连接到gNB-CU的gNB分布式单元(gNB-DU),设置或修改gNB中的用户平面上下文现在涉及在gNB-CU-CP的控制下的多个实体、gNB-DU和gNB-CU-UP。
根据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3GPP)技术标准(TS)38.401的最新版本,设置或修改gNB-CU-UP或gNB-DU中的用户平面内容经由由gNB-CU-CP发起的第1类(请求/响应)过程来完成。gNB-CU-CP首先与gNB-CU-UP通信以建立承载上下文并分配UL F1-U TNL地址,然后与gNB-DU通信以给出那些分配的UL F1-U TNL地址,用于将UL分组从gNB-DU递送到gNB-CU-UP,并且还分配更低层资源和DL F1-U TNL地址。然后当gNB-CU-CP进一步向gNB-CU-UP提供由gNB-DU分配的那些DL F1-U TNL地址以用于向gNB-DU递送DL分组时,该过程完成。
该方法可确保控制平面锚(即,gNB-CU-CP)用于在每个步骤中正确建立或修改用户平面上下文,但其容易出现潜在延迟,因为gNB-DU与gNB-CU-UP之间所需的信息经由gNB-CU-CP中继。例如,由gNB-DU分配的DL F1-U TNL地址通过gNB-CU-CP中继,这些地址是gNB-CU-UP发起向用户设备(UE)的DL数据递送所需的。任何延迟,例如在gNB-DU的设置响应或gNB-CU-CP的修改请求中,可保持向UE的下行链路(DL)数据递送。因此,考虑到可利用gNB-DU与gNB-CU-UP之间的直接F1-U接口以避免潜在中继延迟的另选机制,而不是依赖于由gNB-CU-CP发起的多个第1类动作。根据该原理,可增强3GPP TS 38.401中定义的一些总体过程的另选机制。
附图说明
在本说明书的总结部分中特别指出并清楚地说明了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然而,当阅读附图时,通过参考以下详细描述可理解此类主题,其中:
图1是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的承载上下文步骤的图示。
图2是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的RRC非活动状态到RRC连接状态转变的图示。
图3是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的涉及gNB-CU-UP改变的gNB间切换的图示。
图4是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的gNB-CU-UP改变的图示。
图5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网络的系统的架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苹果公司,未经苹果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540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