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隔离开关和用于隔离开关的驱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50187.7 | 申请日: | 2019-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140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J.克恩;G.卢茨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门子能源全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40 | 分类号: | H01H3/40;H01H3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彭程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离 开关 用于 驱动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隔离开关(1)的驱动装置(7)。所述驱动装置(7)包括发动机(19)、传动装置(21)和负载力矩锁止装置(23),所述传动装置具有能够由发动机(19)沿两个相反的旋转方向驱动的驱动轴(25)和输出轴(17),所述负载力矩锁止装置沿任意旋转方向阻止作用在输出轴(17)上的负载力矩传递至驱动轴(25)上。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发动机和传动装置的用于隔离开关的驱动装置和具有这种驱动装置的隔离开关。
隔离开关,也称为隔离器,通常由发动机驱动,通过所述发动机能够经由传动装置朝向两个开关方向驱动隔离开关以便接通和断开。在发动机意外停机时,隔离开关不允许朝向当前的开关方向或者与所述开关方向相反地移动,因为否则可能造成损坏或者事故。对于由发动机驱动的受电弓隔离开关例如必须避免当发动机在开关运动期间故障时所述受电弓隔离开关由于重力作用无制动地朝向断开方向加速。
为了阻止由发动机驱动的分离开关在发动机故障时运动,传动装置例如可以设计成自行制动的。尤其可以通过使用蜗轮蜗杆传动装置实现的是,发动机可以经由传动装置驱动隔离开关,而传动装置相反地抑制来自隔离开关的力作用。然而蜗轮蜗杆传动装置并不能始终可靠地自行制动。因此前后相继地布置例如两个蜗轮蜗杆传动级。然而蜗轮蜗杆传动装置是昂贵的并且众所周知地具有较差的效率。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发动机和传动装置的用于分离开关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在发动机故障时的运行可靠性方面得到改善。
所述技术问题按照本发明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驱动装置解决。
本发明的有利的设计方案是从属权利要求的技术方案。
按照本发明的用于隔离开关的驱动装置包括发动机、传动装置和负载力矩锁止装置,所述传动装置具有能够由发动机沿两个相反的旋转方向驱动的驱动轴和输出轴,所述负载力矩锁止装置沿任意旋转方向阻止作用在输出轴上的负载力矩传递至驱动轴上。
即本发明规定了一种用于隔离开关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具有负载力矩锁止装置,以便沿任意旋转方向阻止作用在输出轴上的负载力矩传递至驱动轴上。由此针对两个旋转方向阻止作用在输出轴上的负载力矩在发动机停机时产生可能造成损坏或者事故的开关运动。本发明尤其不需要传动装置的其它耗费的自行制动的设计来阻止这种开关运动。
本发明的设计方案规定,负载力矩锁止装置布置在发动机和传动装置之间的驱动轴上或者布置在驱动轴和输出轴之间的传动装置中或者布置在传动装置之后的输出轴上。
本发明的前述设计方案充分利用了负载力矩锁止装置能够(参照发动机)布置在传动装置前的、传动装置中的、传动装置后的不同位置中,并且所述负载力矩锁止装置的布置因此能够有利地与隔离开关在功能和构造方面的特性适配。
本发明的其它设计方案规定,所述传动装置是直齿圆柱齿轮传动装置。
本发明的前述设计方案充分利用了,通过使用负载力矩锁止装置尤其能够实现将传动装置设计成简单的直齿圆柱齿轮传动装置,因为传动装置不必具有在发动机停机时阻止开关运动的自行制动的功能。直齿圆柱齿轮传动装置相对于自行制动的传动装置、例如自行制动的蜗轮蜗杆传动装置在效率、成本、可用性和获取性方面具有优点。由于直齿圆柱齿轮传动装置具有平行的轴线,因此直齿圆柱齿轮传动装置比具有相互垂直的轴线的蜗轮蜗杆传动装置在结构上更简单地设计,并且因此能够更简单地以在制造公差方面更低的要求和成本更低廉地制造。
本发明的其它设计方案规定,负载力矩锁止装置具有抱簧或夹紧体或夹紧辊。原则上可以针对按照本发明的驱动装置使用任意类型的负载力矩锁止装置。具有抱簧的负载力矩锁止装置相对于具有夹紧体或者夹紧辊的负载力矩锁止装置可以具有的优点在于,不会出现夹紧体或夹紧辊由于粘滑效应(Stick-Slip-Effekt)造成的突然滑动,所述突然滑动会导致干扰噪音和磨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门子能源全球有限公司,未经西门子能源全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5018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