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止血器具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42404.8 | 申请日: | 2019-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340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渡边美;宫下正子;日置雄一;冈村辽;和田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尔茂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B17/135 | 分类号: | A61B17/135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沈静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止血 器具 | ||
【课题】提供一种止血器具,即使在患者于扩张部件扩张后的状态下移动了手的情况下,也能抑制扩张部件相对于手的应止血部位错位,并恰当地维持扩张部件对手的应止血部位的压迫力。【解决方案】止血器具(100)所具备的覆盖部件(110)具有连接有扩张部件(160)的主体部(120)、从主体部突出的第1臂部(130)、和在与第1臂部的长度方向之间形成钝角并从主体部突出的第2臂部(140),第1臂部在第1臂部的端部(133)具有沿第1臂部的宽度方向突出的凸部(133a),第2臂部比第1臂部长,在第2臂部缠绕于患者的肢体的状态下,第2臂部固定于凸部且从患者的手指(f1、f2)之间穿过而固定于第2臂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止血器具。
背景技术
作为一种导管手术而已知如下手术:对患者的手臂的血管(例如桡动脉)进行穿刺,将各种医疗用长条体经由在患者的手臂的血管上形成的穿刺部位而导入血管内,从而进行对病变部位的处理或治疗(参照下述专利文献1)。利用桡动脉的导管手术被称为经桡动脉入路,例如被认为是用于冠状动脉介入或下肢动脉介入的有用技术。
位于人体的手臂的桡动脉与在手侧迂回的手掌动脉相连。因此,目前作为经桡动脉入路的新技巧正在尝试基于dTRA(distal transradial approach:经远端桡动脉入路)的导管手术,即,从位于手背侧的解剖学上的鼻烟窝或鼻烟窝周边的位置介入手掌动脉(包括远端桡动脉),并经由该血管介入部位进行治疗。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119517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位于手部的手掌动脉等血管位于手指等可动部位较多的部分。因此,手的穿刺部位周围的形状根据手的动作而变化。因此,当对穿刺部位进行止血时,配置于手部的按压部件优选为追随手的动作且能够简单地调整对穿刺部位的压迫力的扩张部件。
然而,在按压部件是扩张部件的情况下,扩张部件在扩张后的状态下作用从扩张部件的内侧朝向外侧扩张的力。因此,具有扩张部件的止血器具存在止血部位周围的形状根据手的动作而变化、扩张部件从穿刺部位偏移从而无法恰当维持扩张部件对穿刺部位的压迫力的情况。因此,在对手的穿刺部位进行止血的情况下,具有扩张部件的止血器具需要通过抑制由向远离穿刺部位的方向发挥作用的力造成的扩张部件的错位而相对于穿刺部位恰当地固定扩张部件。由此,可以认为,具有扩张部件的止血器具即使在穿刺部位周围的形状根据手的动作而变化了的情况下,也能恰当地维持扩张部件对穿刺部位的压迫力。
本发明鉴于上述课题以提供一种止血器具为目的,该止血器具即使在患者于扩张部件扩张后的状态下移动了手的情况下,也能抑制扩张部件相对于手的应止血部位错位,恰当地维持扩张部件对手的应止血部位的压迫力。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止血器具具备:覆盖部件,其以覆盖患者的手的应止血部位的方式配置;固定部件,其在所述覆盖部件覆盖着所述应止血部位的状态下固定所述覆盖部件;和扩张部件,其与所述覆盖部件连接,并通过流体的注入而扩张,所述覆盖部件具有连接有所述扩张部件的主体部、从所述主体部突出的第1臂部、和在与所述第1臂部的长度方向之间形成钝角并从所述主体部突出的第2臂部,所述第1臂部在所述第1臂部的端部具有沿所述第1臂部的宽度方向突出的凸部,所述第2臂部比所述第1臂部长,在所述第2臂部缠绕于所述患者的肢体的状态下,所述第2臂部固定于所述凸部且从所述患者的手指之间穿过而固定于所述第2臂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尔茂株式会社,未经泰尔茂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4240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