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将第一医疗管线连接至第二医疗管线的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40735.8 | 申请日: | 2019-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129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发明(设计)人: | 斯特芬·鲍姆加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费森尤斯卡比德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39/10 | 分类号: | A61M39/10;A61M39/16;A61M39/18;A61M39/2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董敏;李新燕 |
地址: | 德国巴***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第一 医疗 管线 连接 第二 连接器 | ||
公开了一种用于将第一医疗管线连接至第二医疗管线的连接器。该连接器包括:插入轴(12),该插入轴具有意在与第一医疗管线(3)的腔形成流体连通的流动通道;套环(10),该套环围绕该插入轴(12)周向延伸,其中,该套环(10)在面向插入轴(12)的内侧上包括第一螺纹(100);以及弹性构件(14),该弹性构件放置在插入轴(12)与套环(10)之间,其中,该弹性构件(14)包括抵接插入轴(12)的表面且能够相对于该插入轴(12)的表面移动的抵接部分(141)。套环(10)能够围绕插入轴(12)径向移动并且弹性构件(14)包括螺纹部分(142),该螺纹部分具有与套环(10)的第一螺纹(100)接合的第二螺纹,使得套环(10)围绕插入轴(12)的旋转运动导致弹性构件(14)沿插入轴(12)的表面横向移位。此外,公开了一种用于操作这种连接器的方法。另外,公开了包括这种连接器的连接器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第一医疗管线连接至第二医疗管线的连接器、一种包括有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的连接器组件、以及一种用于操作这种连接器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这种连接器意在与第二连接器连接。由此,第一连接器的插入轴插入到第二连接器的插入轴接纳部分中。在第一连接器与第一医疗管线流体连通且在第二连接器与第二医疗管线流体连通的情况下,第一医疗管线和第二医疗管线通过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彼此连接。
这种医疗管线例如可以是用于患者的肠内给送的管线。肠内给送通常是指将含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水、矿物质和维生素的营养完全的给送物直接递送到患者的胃、十二指肠或空肠中。为此目的,例如可以使给送管穿过鼻孔(鼻腔口)、向下进入食道并进入胃中(所谓的鼻胃饲管)。相比之下,鼻空肠给送管可以进一步经过胃进入空肠、即小肠的中间部段。胃饲管是通过腹部的小切口插入到胃中的管,并且优选用于长期肠内营养。
当使用给送管线用于患者的肠内给送时,第一管线可以例如被放置在患者身上,例如提供通向胃的给送端口。第一管线可能会在患者身上保留相当长的时间,例如几天或甚至几周。第二管线可以连接至该第一管线以用于进行实际的给送,其中,对于每个给送程序,可以使用新的第二管线并在给送程序之后进行废弃。
在这方面,连接器组件用于使给送管线彼此连接。在本文中,第一连接器(也称为凸连接器)可以例如布置成用于放置在患者身上的管线上,而第二连接器(凹连接器)可以在第二管线上使用,以用于将第二管线连接至第一线以用于实施实际的给送程序。
尽管第二连接器可能仅用于实施给送程序一次,但是连接至放置在患者身上的管线的第一连接器可以重复使用多次。由于第一连接器对于给送程序而言是可重复使用多次的,因此必须确保在将管线相互连接时第一连接器保持清洁,以便避免污染输送至患者的任何溶液。
然而,这种清洁可能并不容易,因为第一(凸)连接器的插入轴实际上可能不容易接近。另外,当没有第二连接器连接至第一连接器时,污染物会积聚在插入轴周围的空间中、甚至积聚在插入轴的流体通道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下述连接器:该连接器比现有技术已知的连接器更容易清洁并且能够更可靠地操作。
该目的通过用于将第一医用管线连接至第二医用管线的连接器来实现,该连接器具有以下说明的特征。这种连接器包括插入轴,该插入轴具有流动通道,该流动通道又意在与第一医疗管线的腔形成流体连通。因此,流动通道用于允许流体流动穿过。
此外,连接器包括套环,该套环在周向上围绕插入轴。因此,套环包括在内侧上的第一螺纹。该内侧面向插入轴。
最后,连接器包括放置在插入轴与套环之间的弹性构件。从而,弹性构件包括用于抵接插入轴的表面的抵接部分。抵接部分能够相对于插入轴的表面移位。
该连接器的特征在于,套环能够围绕插入轴径向地移动(旋转),并且弹性构件包括具有第二螺纹的螺纹部分。该第二螺纹与套环的第一螺纹接合,使得套环围绕插入轴的旋转运动被转换为弹性构件沿着插入轴的表面的轴向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费森尤斯卡比德国有限公司,未经费森尤斯卡比德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4073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