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和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40449.1 | 申请日: | 2019-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350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平塚秀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4/525 | 分类号: | H01M4/525;H01M4/131;H01M4/36;H01M4/505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电 二次 电池 正极 活性 物质 | ||
在正极活性物质中,含Ni的锂复合氧化物A的平均一次粒径为0.5μm以上,且大于含Ni的锂复合氧化物B的平均一次粒径(0.05μm以上),平均二次粒径为2μm~6μm,且小于含Ni的锂复合氧化物B的平均二次粒径(10μm~20μm)。含Ni的锂复合氧化物A、B含有相对于除Li之外的金属元素的总摩尔数为55摩尔%以上的Ni,微晶粒径为100nm~200nm,Ni元素的无序度为3%以下。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和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背景技术
近年来,作为对电池的高容量化做出巨大贡献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Ni的含量多的含Ni的锂复合氧化物备受关注。此外,已知组合使用有平均粒径不同的两种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此时,通过粒径差异大的小颗粒与大颗粒的组合,正极复合材料层中的活性物质的填充密度提高,能够实现电池的高容量化。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113825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小粒径的正极活性物质的比表面积大,因此,使用了其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不容易实现良好的保存/耐久特性。另一方面,为了降低小粒径的正极活性物质的表面积而进行了增大该活性物质的一次颗粒的尝试,但得不到满足所寻求的电池性能那样的正极活性物质。例如,若为了使一次颗粒实现大直径化而提高合成时的焙烧温度,则容量和输出特性大幅降低。尤其是,对于Ni含量多的含Ni的锂复合氧化物而言,与一次颗粒的大直径化相伴的性能劣化变大。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能够实现高容量且输出特性优异、并且具有良好的循环特性和保存特性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
作为本申请的一个方案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是包含含Ni的锂复合氧化物A、B的正极活性物质,前述含Ni的锂复合氧化物A的平均一次粒径为0.5μm以上,且大于前述含Ni的锂复合氧化物B的平均一次粒径,前述含Ni的锂复合氧化物A的平均二次粒径为2μm~6μm,且小于前述含Ni的锂复合氧化物B的平均二次粒径,含Ni的锂复合氧化物B的平均一次粒径为0.05μm以上,平均二次粒径为10μm~20μm,前述含Ni的锂复合氧化物A、B含有相对于除Li之外的金属元素的总摩尔数为55摩尔%以上的Ni,微晶粒径为100nm~200nm,通过X射线衍射法而求出的Ni元素的无序度为3%以下。
作为本申请的一个方案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具备:包含上述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负极和非水电解质。
根据作为本申请的一个方案的正极活性物质,可提供高容量且输出特性优异、并且具有良好的循环特性和保存特性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附图说明
图1是作为实施方式的一例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截面图。
图2A是示意性地示出作为实施方式的一例的含Ni的锂复合氧化物A的图。
图2B是示意性地示出作为实施方式的一例的含Ni的锂复合氧化物B的图。
图3A是示出含Ni的锂复合氧化物A的SEM图像的图。
图3B是示出含Ni的锂复合氧化物B的SEM图像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4044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