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驱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39952.5 | 申请日: | 2019-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516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马蒂亚斯·哈伯扎特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科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M29/12 | 分类号: | A01M29/12;A01M29/16;A01M29/18 |
代理公司: | 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易皎鹤 |
地址: | 奥地利***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虫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驱虫装置,该驱虫装置具有用于容纳产生声音和/或气味的散发单元的壳体。由此,该壳体设计为,使得该壳体适于处于关闭的窗或关闭的门的槽间隙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驱虫装置,该驱虫装置具有位于壳体中的产生声音和/或气味的散发单元。
背景技术
这种驱虫装置是众所周知的,并且基于以下认识:昆虫厌恶例如超声波以及特定气味或化学物质,并因此避开暴露在这种散发物中的区域。常规的驱虫装置可以具有用于产生超声波、气味或其它散发物的电子散发单元,当该散发单元通电时,该散发单元会产生相应的散发物。例如,在这种驱虫装置的壳体上可模制有带有相应触点的插头,从而使得该驱虫装置可以被直接插入传统的家用插座中。
同样,纯被动式驱虫装置是已知的,该纯被动式驱虫装置在不提供电能的情况下散发出昆虫厌恶的并因此避开的气味。
但是,这种驱虫装置的有效作用范围通常非常有限,这导致通过这样的驱虫装置不能防止昆虫通过不在驱虫装置的作用范围内的窗例如进入卧室。因此,处于卧室中的人在睡觉时可能会受到进入卧室的昆虫的骚扰或有时甚至被叮伤或咬伤,尽管这正是应通过驱虫装置消除的。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基于的目的是,确保昆虫实际上避开要通过驱虫装置保护的空间。
该目的通过具有如下特征的驱虫装置来实现:该驱虫装置具有用于容纳产生声音和/或气味的散发单元的壳体,其中该壳体设计为,使得该壳体适于处于关闭的窗或关闭的门的槽间隙中;该驱虫装置包括用于激活该散发单元的操纵元件,其中该操纵元件放置在该壳体上,并且具有:第一位置,在第一位置中,该驱虫装置不发出散发物;和第二位置,在第二位置中,该驱虫装置发出由该散发单元产生的散发物。尤其地,通过如下方式实现,驱虫装置的壳体设计为或驱虫装置的壳体的尺寸设计为,使得驱虫装置的壳体适于处于关闭的窗或关闭的门的槽间隙内。
换言之,驱虫装置的壳体的壳体尺寸选择为,使得驱虫装置可以安装在框和门扇或窗扇之间的槽间隙中,门扇或窗扇可以相对于框枢转、倾斜或移动。因此,驱虫装置可以直接设置在(在下文中也称为入口装置的)窗或门中,昆虫可能通过该窗或门从外面进入到房间内。因此,窗或门完全地且直接地位于驱虫装置的作用范围内,使得即使在窗或门打开且房间内的灯打开的情况下,昆虫也无法靠近打开的窗或门,更别提通过框进入房间。因此,窗或门在一定程度上被散发物边界环绕或被包围在散发物云中,通过散发物边界或散发物云能够防止昆虫通过入口装置。
由于驱虫装置的壳体适于处于入口装置的槽间隙中的事实,因此入口装置的扇可以被打开和关闭,而在这种情况下不会与驱虫装置或驱虫装置的壳体发生碰撞。驱虫装置因此可以永久地安装在槽间隙中,并且一旦门或窗被打开,便立即发挥它的保护作用。
现在将在下面讨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为了使驱虫装置的壳体适于处于槽间隙中,根据一个实施例,至少在一个方向上观察,驱虫装置的壳体可以具有这样的外部尺寸,即该外部尺寸小于框和扇之间的槽间隙的尺寸,特别地,小于12mm,优选地,小于9mm。因此,如果壳体具有小于12mm的外部尺寸,则由此确保根据本发明的驱虫装置可以安装在市售的标准的窗或门的槽间隙中,而不会与相应的入口装置的扇发生碰撞。
根据另一实施例,驱虫装置可以包括用于激活散发单元的操纵元件,其中该操纵元件具有:第一位置,在该第一位置中,驱虫装置不发出散发物;和第二位置,在该第二位置中,驱虫装置发出由散发单元产生的散发物。换言之,驱虫装置可以通过操纵元件在一定程度上打开和关闭。例如,如果关闭要通过驱虫装置保护的窗,则可以在关闭窗之前停用或关闭驱虫装置,因为在关闭窗时,昆虫本来就不能通过窗进入。由此,通过停用驱虫装置,可以实现的是,例如在基于气味的散发单元的情况下,使该散发单元不再能够散发气味物质,否则会导致散发单元或其气味盒过早耗尽。反之,如果再次打开窗,则驱虫装置或它的散发单元可以通过操纵元件再次激活,以便如此来保护现在打开的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科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马科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3995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