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在审
| 申请号: | 201980038143.2 | 申请日: | 2019-06-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368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 发明(设计)人: | 见泽笃;小林径;中尾隆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7 | 分类号: | H01M10/0587;H01M50/538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任岩 |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水电 二次 电池 | ||
本发明的一个方案涉及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包含具有正极板和负极板(12)的卷绕型的电极组(14)、以及在电极组的最外周面贴合的胶带(40、41)。负极板的集电体在电极组的最外周面的卷绕方向的至少一部分露出,集电体与壳主体接触。胶带具有基材层、和在基材层的卷内表面沿卷绕方向连续地配置的粘接剂层。在将胶带(40、41)的从卷内表面观察的区域划分成由基材层构成的第1区域(42)、和由基材层及粘接剂层构成的第2区域(43)时,在胶带的卷绕方向的至少一部分范围内第1区域(42)介于第2区域(43)之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背景技术
目前,已知具备正极板与负极板隔着间隔件卷绕的电极组、和容纳电极组及电解液的电池壳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该二次电池中,在电极组的最外周面贴合胶带来固定电极组(参照专利文献1、2)。另外,已知在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中,通过使负极板的集电体在电极组的最外周面露出,并且使该集电体接触电池壳,从而电池的放热性提高,外部短路时的电池的发热受到抑制(参照专利文献3)。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16181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199974号公报
专利文献3:国际公开第2009/144919号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可是,伴随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充放电循环而电极组发生膨胀,来自电池壳的压力作用在电极组上。此时,有时发生构成电极组的极板弯曲的极板变形。并且,若发生大的极板变形,则有时导致内部短路。在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中,充分抑制可能成为内部短路的原因之一的极板变形是重要的课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中,利用电极组的最外周面的负极板的集电体与壳主体接触并且在电极组的最外周面贴合胶带的构成,能够提高长期的可靠性,并且抑制可能成为内部短路的原因之一的极板变形。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涉及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具备:具有开口部的有底筒状的壳主体、容纳于壳主体中且正极板与负极板隔着间隔件卷绕而成的卷绕型的电极组、和按照在电极组的最外周面固定电极组的卷绕结束端的方式在电极组的最外周面贴合的至少1片胶带,负极板的集电体在电极组的最外周面的卷绕方向的至少一部分露出,集电体与壳主体接触,胶带包含基材层、和在基材层的卷内表面沿卷绕方向连续配置的粘接剂层,在将胶带的从卷内表面观察的区域划分成由基材层构成的第1区域、和由基材层及粘接剂层构成的第2区域时,在胶带的卷绕方向的至少一部分范围第1区域介于第2区域之间。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涉及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利用电极组的最外周面的负极板的集电体与壳主体接触并且在电极组的最外周面贴合胶带的构成,能够防止在电极组因充放电而膨胀时电极组经由胶带而从电池壳受到的压力变得过大。由此,即使电极组膨胀时从外侧的电池壳受到压力,也能抑制应力集中在电极组的一部分,因而能够抑制在电极组中可能成为内部短路的原因之一的极板变形。另外,由于沿电极组的卷绕方向连续地配置有第2区域,因此与沿卷绕方向断续地配置第2区域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电解质进入粘接层。因此,容易长期保持胶带的粘接功能,由此能够提高长期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的一例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截面图。
图2是构成实施方式的一例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电极组的立体图。
图3是在实施方式的一例中,从卷外侧观察电极组的图。
图4A是电极组的最外周的负极集电体和胶带的图3的A-A截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洋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洋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381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粉末去除浮动结构
- 下一篇:具有一次性摄像机轴和可重复使用的手柄的内窥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