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交换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37048.0 | 申请日: | 2019-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190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岩崎充;松平范光;新林利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瑞利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8F9/22 | 分类号: | F28F9/22;F28D7/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3 | 代理人: | 郭放;许伟群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交换器 | ||
热交换器(100)包括:层叠的多个管(50);多个第一流路(21),其形成于所述管(50)的内部并沿流路方向延伸而供第一流体流通;多个第二流路(22),其形成于相邻的所述管(50)之间而供第二流体流通;以及第二流体入口(25),其以相对于所述第二流路(22)与所述流路方向正交的流路宽度方向排列的方式配置,使第二流体流入到所述第二流路(22),所述管(50)具有:上游边部(63),其为沿所述流路宽度方向延伸而使第一流体流入到所述第一流路(21)的端部;以及倾斜引导件(71、91),其向所述第二流路(22)突出并以越远离所述第二流体入口(25)越靠近所述上游边部(63)的方式延伸,在从相邻的所述管(50)相向而突出的成对的所述倾斜引导件(71、91)之间形成有间隙(23)。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流体彼此之间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
背景技术
JP2014-194296A公开了一种利用冷却水对内燃机的废气进行冷却的多管式热交换器。
上述多管式热交换器包括:多个扁平导热管,其内部供废气流通;以及外壳(casing),其使冷却水在各个扁平导热管之间流通。导入到外壳内的冷却水流在各个扁平导热管之间流动,据此与废气进行热交换而对废气进行冷却。
在上述各个扁平导热管之间,沿着废气流入口侧端部而配置用于引导冷却水流的引导部件。冷却水流沿着引导部件流动而导向废气流入口侧端部一侧。由此,可抑制冷却水的温度在废气流入口侧端部附近局部上升的情况,防止冷却水的沸腾。
发明内容
然而,在JP2014-194296A的多管式热交换器中,导入到外壳内的冷却水流沿着引导部件流动,由此,引导部件的背后会产生冷却水流的滞留,因此,可能会产生不能有效地与废气进行热交换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抑制流体的温度局部上升的现象而热交换效率得以提高的热交换器。
根据本发明的某一方式,在第一流体和第二流体之间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包括:层叠的多个管;多个第一流路,其形成于所述管的内部并沿流路方向延伸而供第一流体流通;多个第二流路,其形成于相邻的所述管之间而供第二流体流通;以及第二流体入口,其以相对于所述第二流路与所述流路方向正交的流路宽度方向排列的方式配置,使第二流体流入到所述第二流路,所述管具有:上游边部,其为沿所述流路宽度方向延伸而从所述第一流路流入第一流体的端部;以及倾斜引导件,其向所述第二流路突出并以越远离所述第二流体入口越靠近所述上游边部的方式延伸,在从相邻的所述管相向而突出的成对的所述倾斜引导件之间形成有间隙。
根据上述方式,从第二流体入口流入到第二流路的第二流体沿着倾斜引导件而被引导至容易产生滞留的上游边部的附近,由此,可抑制第二流体的温度局部上升的现象。沿着倾斜引导件流动的第二流体的一部分经过间隙而向流路方向引导,使得第二流体的速度分布均匀化。由此,热交换器的热交换效率得以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的立体图。
图2为热交换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3为管的俯视图。
图4为放大了热交换器的一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图5为沿图3的V-V线的剖视图。
图6为示出冷却水的流动方向的管的俯视图。
图7为示出冷却水的温度差T和间隙的尺寸比例D/H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8为示出冷却水的压力差P和间隙的尺寸比例D/H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9为示出性能比例T/P和间隙的尺寸比例D/H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10为变形例的管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瑞利株式会社,未经马瑞利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370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穿刺系统
- 下一篇:环氧树脂组合物、预浸体及纤维强化复合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