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毫米波(mmW)通信系统中的通信子信道带宽调整的系统和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80034610.4 | 申请日: | 2019-05-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893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4 |
| 发明(设计)人: | 白天阳;J·塞尚;N·阿贝迪尼;B·萨第齐;厉隽怿;V·拉加万;J·H·刘;K·文努戈帕尔;J·罗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B7/06 | 分类号: | H04B7/06 |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张扬 |
| 地址: | 美国加***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毫米波 mmw 通信 系统 中的 信道 带宽 调整 方法 | ||
一种用于在通信波束转换位置处基于通信符号优先级来调整通信符号子载波频率间隔的方法,包括:在其中将发生通信波束转换的通信传输时间间隔(TTI)中识别时间上的通信波束转换位置;以及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识别的通信波束转换位置和通信符号的优先级来确定通信符号的配置。该配置可以包括通过以下操作来创建的延长保护时段:调整符号中的以紧跟在通信波束转换位置之后和紧靠通信波束转换位置之前中的至少一种方式发生的至少一个符号的子载波频率间隔,使得用于以紧跟在通信波束转换位置之后和紧靠通信波束转换位置之前中的至少一种方式发生的符号的子载波频率间隔不同于用于不以紧靠通信波束转换位置之前和紧跟在通信波束转换位置之后中的至少一种方式发生的符号的子载波频率间隔。
相关申请
本申请要求享受于2018年5月25日递交的名称为“SYSTEM AND METHOD FORCOMMUNICATION SUB-CHANNEL BANDWIDTH ADJUSTMENT TO REDUCE INTERSYMBOLINTERFERENCE(ISI)DURING BEAM TRANSITION IN A MILLIMETER WAVE(MMW)COMMUNICATION SYSTEM”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2/676,462的优先权和权益,据此以引用方式将上述申请的内容整体并入本文中,如同在下文充分阐述一样并且用于所有适用目的。
技术领域
本公开内容涉及无线通信网络,并且更具体地,本公开内容涉及在毫米波(mmW)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通信波束转换期间的通信子信道带宽调整。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系统被广泛地部署以提供诸如语音、视频、分组数据、消息传送、广播等各种类型的通信内容。这些系统可以是能够通过共享可用的系统资源(例如,时间、频率和功率)来支持与多个用户的通信的多址系统。举例而言,无线多址通信系统可以包括多个基站,每个基站同时支持针对多个通信设备(各自另外被称为用户设备(UE))的通信。基站可以在下行链路信道(例如,针对从基站到UE的传输)和上行链路信道(例如,针对从UE到基站的传输)上与一个或多个UE进行通信。这样的多址系统的示例包括码分多址(CDMA)系统、时分多址(TDMA)系统、频分多址(FDMA)系统和正交频分多址(OFDMA)系统。
已经在多种电信标准中采用这些多址技术以提供共同的协议,该协议使得不同的无线设备能够在地方、国家、区域、以及甚至全球水平上进行通信。电信标准的示例是长期演进(LTE)。LTE是对由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发布的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移动标准的增强的集合。LTE被设计为通过提高频谱效率、降低成本、改进服务、利用新光谱,以及在DL上使用OFDMA,在UL上使用SC-FDMA以及使用多输入多输出(MIMO)天线技术来更好地与其它开放标准结合,从而更好地支持移动宽带互联网接入。然而,随着对移动宽带接入的需求的持续增长,存在对LTE技术进行进一步改进的需求。更可取地,这些改进应该可适用于其它多址技术以及采用这些技术的电信标准。对LTE技术的改进的示例被称为5G。术语5G或新无线电(NR)表示LTE技术的演变,包括例如对无线接口的各种改进、处理改进以及实现更高的带宽以提供额外的功能和连接性。5G的特征是使用毫米波(mmW)频带和波束成形。波束成形将无线电能量集中在窄的、选择性(即,非全向)模式中,以增加增益而不必增加传输功率。
在5G mmW通信系统中,发射机和接收机持续地确定“最佳”波束路径。也就是说,为了优化发射机与接收机之间的通信链路质量,发射机形成输出波束并且接收机形成输入波束,它们在一起与信道传播条件最匹配。随着信道传播条件的改变,发射机和接收机进行协调以从一个通信波束转换或切换到另一通信波束。在其上活跃地发生通信的通信波束可以被称为“服务波束”,并且通信要转换到其上的通信波束可以被称为“目标波束”或“候选波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高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3461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隧道以及制造光隧道的方法
- 下一篇:具有鞋前部通孔的鞋类鞋底板





